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 一、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掌握)
财政管理体制: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财政管理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掌握) 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1)受益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受益范围来划分政府间事权。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中央政府;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地方政府(2)效率原则根据产品的配置效率来确定事权的归属(3)区域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区域性来划分政府间事权(4)技术原则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市场经济成熟国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集权原则将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2)效率原则将一些流动性较强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将一些流动性不强的收入,划归地方政府(3)恰当原则将一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和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4)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对于收益和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收入(如使用费),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
【例题1?多选题】(2011年)各级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遵循的一般原则有( )。
A.受益原则 B.效率原则 C.区域原则 D.技术原则 E.公开原则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各级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遵循的一般原则有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和技术原则。
【例题2?多选题】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有( )。 A.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B.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C.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D.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E.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熟悉) 1.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
类型特征代表国家(1)财政联邦制模式在宪法和相关法律确定的各级政府独立事权的基础上,各级政府独立地行使各自的财权财力,自收自支,自求平衡,自行管理,自成一体的体制模式。在这种体制下: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地方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之间没有整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墨西哥、印度等(2)财政单一制模式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划分及与之相适应的财力财权划分,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的一种体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财政大政方针和主要的规章制度由中央统一制定、安排,地方在中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财
政单一制模式下,地方政府拥有的分权水平较低,自主性较小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 2.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熟悉)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总体上讲,我国一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1980年至1993年历经了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体制改革可以概括为是“包干型”财政管理体制
(1)1980-1984 年“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分灶吃饭体制 (2)1985-1987年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3)1988-1993年实行包干财政体制 了解包干型的优缺点
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四)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了解) 1.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2.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3.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