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春天的电话》
教材分析
《春天的电话》是中班语言领域的一则童话故事,用小动物打电话的形式向幼儿报告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和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内容简练、生动、富有情感,通过小动物打电话这一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春天的一些基本特征,让孩子们觉得生动有趣、富有情感,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这也符合《纲要》中所提出的:“让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初步感受其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根据中班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本次活动的要求,我把《春天的电话》这一活动的重点定为: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大胆连贯的讲述。而让幼儿分角色扮演,表演故事情节,启发幼儿根据规律猜出小动物的电话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逐渐按照成人的要求,有目的的进行想象,想象的稳定性也有所提高。但他们往往不能为达到预定的目的
而坚持行动,仍常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主题,想象仍以再造想象为主,但较之小班儿童。想象的灵活想有所增加,可以不受具体事物的限制,想象的创造成分开始发展,并往往具有特殊的夸大性,
中班是幼儿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同时也是语言的关键期。在这个期间,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并通过各种的感官使幼儿感知周围的知识继而发展语言。有些幼儿的日常交流中可以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反而有的幼儿需要反复地表达才能够理解他们的意思,所以教师要因人而异,并且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给这些孩子一些特别的关注,为他们一创设一个可以自由说的环境,提高他们运用语言交流的自信心。
教学设计
活动名称:中班语言《春天的电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并说出知道春天的基本特征。 2.说出故事中的对话,能够分角色进行表演。 3.懂得与同伴之间要相互友爱、关心。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春天的特征的经验准备。 2.多媒体课件。
3.小熊、小松鼠、小白兔、小青蛙、小公鸡等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播放打雷声。幼儿:打雷。
2.师:“轰隆隆”打雷了,冬眠的小熊被吵醒了。(出示小熊)它揉揉眼睛,推开窗户往外一看:“啊!春天来啦!”
师问:春天是大地有什么变化?(请幼儿回答:春天的特征)
3.小熊可开心了。它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朋友们。那小熊会用什么办法告诉朋友们呢?(请幼儿回答:打电话)
二、分段欣赏故事,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1. 提问:“小熊给谁打电话了?小熊对小松鼠说了什么呢?”
小熊连忙拿起电话给小松鼠打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12345, “喂,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吧。”
2. 提问:小松鼠给谁打电话了?小松鼠对小白兔说了什么呢?”
小松鼠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就拿起电话给小白兔打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23451,, “喂,小白兔。你
好!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草吧。”小白兔说:“好的,谢谢你!再见!
3. 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小白兔给谁打电话了?小白兔对小青蛙说了什么呢?小青蛙是怎么说的?
小白兔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就拿起电话给小青蛙打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34512,“喂,小青蛙。你好!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4. 小青蛙给小公鸡打电话说了什么?小公鸡是怎么回答的?
小青蛙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也拿起电话给小公鸡打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 45123,小公鸡吗,春天来了,地上的虫子爬出来了,快出来捉虫子吧!
5.提问:小公鸡给小熊打电话说了些什么?小熊是怎么回答的?,
小公鸡听了电话,知道春天来了。也拿起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 51234,给小熊打电话: “喂,小熊吗?春天到了,山上的花开了,快出来采花吧。”小熊说:“好的,谢谢你!再见!”
6. 师:小熊听了电话,高高兴兴来到了外边,看见大家都出来了。它对小公鸡说:“谢谢你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春天来了。”小公鸡指指小青蛙,小青蛙指指小白兔,小白兔指指小松鼠,都说:“是它先给我打电话的,应该谢谢它。”小
松鼠指着小熊说:“我们应该谢谢小熊!是它第一个给我打电话的!”
小熊听了,连声说:“不用谢,不用谢!”
7.教师问;谁是第一个打电话的呢?分别请几位幼儿来回答。
三、教师完整讲述一遍故事,请幼儿欣赏。 四、故事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规律说出每一个小动物的电话号码,说对的小朋友来上面拿说的小动物的头饰。最后的五位小朋友来进行故事表演,教师旁白。
教
师
小
结
。
故事里的小动物们都愿意把春天来了的好消息告诉给好朋友,懂得互相关心、团结友爱。那也请你把你的好消息告诉你的好朋友吧。
课后反思
我在设计活动时不仅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而且在近阶段我班正在进行《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幼儿通过外出散步、春游等一系列活动,已敏感地察觉到了许多来自植物身上的变化,有了许多关于春天的话题。但幼儿的观察仅停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