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校文学教学改革与重定位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4 20:17: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校文学教学改革与重定位问题研究

作者:李霞

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10期

李霞

(内蒙古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文学教学的改革与重定位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论述了只有采取更新观念、充分发挥文学的情感体验的功能、创造美的教学意境及使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接受美的享受等措施才能把高校的文学教学改革工作做到位。

[关键词]高校文学;教学改革;重定位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0-0097-02

在高校开展的文学教育可以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拓展及更新,该优势不同于其它的教育人的方式。文学体验具有广泛性、纯洁性、真实性、深刻性及丰富性等特点。当前的高校学生对于教训及教诲并不是亟须的,他们往往已经接受了充分的该方面的教诲。他们表现出的对人情、人道及人性的体悟的麻木是由于他们的生活体验的浅薄、芜杂及狭窄所导致的。而文学具有对人的心灵和行为的影响功能,因此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和提高人的思想感情,增强人们对于生活的信心及人自身的力量。这种效果是其它的教育手段所难以比拟的。

一、高校文学教学的作用

和哲学、法律与政治一样,文学在高校的教学活动当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过,不同于其它的学科,文学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文学通常是使用具体的形象来发挥教育的作用的。这就使得文学的教学活动可以生动活泼,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人进行影响和教育。由此可知,作品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是文学的教育作用发生的重要载体。这些文学形象是通过场面、人物及情节自然地表现出来的,犹如春风化雨,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及思想情感在没有知觉的状态下进行着深刻的影响。这种教育和感化是在接受主体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接受主体通过一些感性的形象,进而可以对整理、对人生和对社会完成进一步的认识,达到了最终的教育的目的。这些文学的形象都是十分的生动活泼的,使得受众乐于接受。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包含着很多的艺术规律及美学原则,是作家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行重新的艺术组合及再创造。这就使得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比之于自然状态的生活,文学作品要更加的概括凝练、形象生动和更强的情感宣泄力量,其充分体现着艺术之美。

二、对高校文学教学的改革

1.观念的更新。在高校的文学教学中进行观念的更新是改革与重定位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重新认识高校之中的文学教学是更新观念的重要内容。高校的文学教学不同于其它的基础课和专业课那样进行条分缕析的授课,十分强调知识介绍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求对教学的客观实际进行相结合,尤其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十分注重,强调“寓教于美”。文学教学活动应该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及欣赏之上。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得到启迪,进一步提高对文学的鉴赏的能力,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

2.充分发挥文学的情感体验的功能。从文学的功能的额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知道文学和语文之间是相互融合的。在《辞海》之中,文学的定义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文学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包括了历史、文学和哲学等学科。现在的文学专指采用语言的方式进行形象的塑造,用来

进行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所以其又称之为“语言艺术”。文学也可以解释为通过文字语言来塑造一定的形象对社会生活进行反映的一门艺术。其中的情意、审美及语言构成了文学的三个要素。由这三个因素可以了解到文学具有多维的功能。读者可以通过语言进行知识的获取,使得智慧得到启发,例如可以开发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进行情感体验;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人生及自然的认识,进而提高个人的良好修养及道德情操。鉴于文学的这些重要的功能,加强高校的文学教学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3.创造美的教学意境。教学意境,是教师依托于自身的思想感情,凭借语言、神态、肢体语言等所创造出来的,能够引起学生心灵共鸣,使得学生感染的美的艺术境界,是美的教学环境。这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良好的教学的实际环境(合适的教学器材,恰当的媒体材料),也包括活跃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出发,从生活出发,从已有知识点出发,紧密联系学生,时时处处着眼于学生,保持良好的教学心境,结合教学任务,利用现有的电教载体,巧妙地构建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为他们提供宽松的自主的积极向上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们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审美欲望,让他们自主地去发现、欣赏、吸收美,使得课堂教学能有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4.从课外读物中接受美的享受。良好的语文教学,其意不仅仅是课堂的常规教学。课外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语文教材仅仅是一个例子,更多的鉴赏力的培养,美的享受,要通过好的课外读物的支持。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个好的老师,能够给学生的美学能力提升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依托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的积累以及能力发展的水平、地域性差异等情况,有目的地去选择一些读物,都会给他们的审美观念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正常的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活动的参与,也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和效果。让他们能更深切地体会到,身为主人翁的感觉,感受到别人的交际交往,潜移默化地都会对他造成影响,都会对他有所触动。只有在生活中,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才能让他们更加清晰地感受美,能更加主动地去体会去认同,从而更快捷地提升他们自身的美的享受。

5.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校的文学教学之中要积极用于进行多种新方法的尝试,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的互动性,也可以对他们的创造性进行激发。多媒体技术在文学教学中可以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声音及图像等资料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可以为学生展现典雅的音乐、专业的朗诵和精美的画面,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观念。这就可以使得学生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营造出十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得潜移默化地都会对他造成影响,都会对他有所触动。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得到了调动。使得学生可以得到人文的启迪,以便于短时间之内获得更多的深刻认识,比之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三、结语

高校的文学教育,应该以文学作品为主。在教学中,应该以课本为主,适当地扩展,有选择性地为同学们推荐一批好的文学著作,同时也引导他们组织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让他们从文学作品中,从活动中体会美,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地去吸收吸取,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 参 考 文 献 】

[1]陈艳,薛婧婧.文学教育在艺术院校的创新之路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8-9+32.

[2]李珉.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J].中国—东盟博览,2013(11):315.

[3]齐华.古代文学教育价值及其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3(8):158.

搜索更多关于: 高校文学教学改革与重定位问题研究 的文档
高校文学教学改革与重定位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xj1m63et33z01x0bvw21wxgu8k84a00nh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