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大学遗传试验报告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标本制备和观察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6:19: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摘要

为了掌握果蝇三龄幼虫唾腺的剖离技术、掌握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并且为对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本次实验以果蝇三龄幼虫唾腺为实验材料,在实验过程中取果蝇三龄幼虫唾腺进行装片制作,并且于显微镜下观察。

在显微镜下,我观察到了果蝇三龄幼虫的唾腺染色体,可以清楚的看到染色中心,并可观察到唾腺染色体的末端形态,但由于染色体臂伸展的并不够充分,因此观察到的染色体末端形态并不是非常清晰。 引言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研究通常面临两个困难:一是染色体很小,二是除极少数动植物,如玉米粗线期的染色体上具有染色粒这样的结构可以作为识别或定位的标志外,大多数生物的染色体都没有标志,由此提出了多线染色体的概念。

1881年,意大利的细胞学家巴尔比尼(Balbiani)在双翅目昆虫摇蚊幼虫的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一种巨大的染色体,由于存在于唾腺细胞中,所以又称为唾腺染色体。1933年,美国学者贝恩特(Painter)等又在果蝇和其它双翅目昆虫的幼虫唾腺细胞间期核中发现了巨大染色体(giant chromosome)。

研究表明:多线染色体广泛存在于双翅目(Dipetra)、弹尾目(Collembola)昆虫的消化道及消化腺(如肠道、马氏管、唾腺、脂肪体等)细胞中。这些器官的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停止在间期,但紧密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实为伸展的染色质丝)仍不断复制,而复制后产生的子染色体彼此不分开形成的。

染色质丝的不同部位螺旋化程度不同。其中螺旋化程度较高的形成染色较深的暗纹,螺旋化程度较低的部位形成了染色较浅的明纹。横纹数量巨大,在黑腹果蝇中可达5000多条。这些深浅不一,疏密各异的带纹遍布整条唾腺染色体。对于一种染色体来说,唾腺染色体上的横纹与位置是恒定的,因此,这些横纹就可以作为定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坐标。将野生型果蝇的带纹与缺失、重复、倒位等突变体的带纹进行比较,就可以将一些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染色质丝上螺旋化程度不同的部分经由多线染色体的放大,分别形成较深的横纹(band或chromomere)和染色较浅的间纹(interband)。横纹深浅不一,疏密各异,遍布每条多线染色体臂,数量达5000多条。这些带纹宽窄、数目、位置等特征具有种的特异性。当基因活跃转录时,多线染色体上的DNA会解开螺旋,在多线染色体上形成球形的突起,称为蓬突。蓬突是除了横纹与间纹外多线染色体上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果蝇唾腺染色体上有横纹结构,横纹可以作为基因定位的依据,如3C7表示3区C段第7条横纹。横纹数目和排列的变化可以作为染色体结构改变的依据。

本次试验以果蝇的三龄幼虫的唾腺为实验材料,在显微镜下观察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并对染色体臂末端形态进行辨认。

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

材料:果蝇的三龄幼虫

试剂:卡宝品红溶液、45%乙酸、生理盐水

器具:显微镜、双筒体视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实验步骤

1.剥离唾腺: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选择行动迟缓、肥大、爬在瓶壁上即将化蛹的三龄幼虫,或者选择经低温处理的果蝇三龄幼虫置于载玻片上。每只手各持一个解剖针,在解剖镜下进行操作。由于果蝇的唾腺位于幼虫体前1/3-1/4处,所以左手持解剖针按压住虫体前端三分之一的部位,固定幼虫,右手持解剖针扎住幼虫头部口器部位,适当用力向右拉唾腺腺体随之而出。(幼虫唾液腺是透明状的囊状结构,上面附带带状的黑色脂肪) 2.加一滴45%乙酸30s,用滤纸条小心吸净溶液。

3.染色:滴加一滴(约25微升)卡宝品红染液,染色5-10分钟。染色时间

不可过长,否则背景也着色。

4.压片:染色完成后,盖上干净的盖片。用解剖针尖垂直轻敲盖玻片中间,不能移动盖玻片,然后,以螺旋形由中间向外轻轻敲击盖玻片,使细胞分散,染色体展开;最后用两层滤纸盖上盖玻片,垂直按压。 5.镜检: 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找到分散好的染色体再转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1.一定加生理盐水,否则唾腺易干。

2.水不可太多,否则幼虫会漂浮而且活跃。如水多了,请再剥离唾腺前吸走些,唾腺剥离后请勿吸水,以防将唾腺一起吸走。 3.清除脂肪组织时要量力而行。(尽量将所有脂肪细胞清除,若脂肪细胞与唾腺细胞相连十分紧密,则弃去该部分的唾腺细胞)

4.染色液勿过多,否则压片时唾腺易随染色液漂走。如染色时间到后,染色液已干,应再少加些染色液,再盖上盖波片,避免气泡产生。 5.压片时要均匀用力,轻敲盖片。

实验结果

3L X染色体臂 染色中心 4 3R 2R

3R 2L

讨论及分析

这次实验,我练习并掌握了果蝇三龄幼虫唾液腺的剥离方法及唾腺染色体的制片及观察。在镜下,我观察到了多线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并根据其末端特点进行区分辨认,但由

于染色体末端展开不够充分,并不能完整的看到各个染色体臂的末端,并加以分辨,可能原因是敲片不够充分,压片时力量不够;有的染色体臂发生了断裂,可能是解离过度或者是在压片时玻片发生了滑动。

参考文献

杨大鹏,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J].遗传学实验,2010年9月第八次印刷.

山东大学遗传试验报告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标本制备和观察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xli028abu7tdil036a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