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②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
③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 ④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加热、加压、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①正确,③错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压强和其他一些条件(如光等),②正确;加压对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无影响,④错误。
2.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C.2v(X)=v(Y)
B.2v(X)=3v(Z) D.3v(W)=2v(X)
解析:选C。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项,v(W)=v(Z);B项,3v(X)=2v(Z);D项,2v(W)=3v(X)。
3.反应2SO2+O2
催化剂-1
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在这段△
-1
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
A.0.1 s C.5 s
-1
B.2.5 s D.10 s
解析:选C。因为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所以O2的浓度必定减少了0.2 mol·L
-1
,因为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所以反应经过的时间为
-1
-1
0.2 mol·L
-1=5 s。
0.04 mol·(L·s)
4.已知某化学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实验 序号 1 2 反应物 大小相同 的金属片 镁 铁 酸溶液 1 mol·L盐酸 1 mol·L盐酸 -1-1在相同温度下测得的反应速率v/(mol·L·min) -1-1v1 v2 1
3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v1>v2>v3 C.v1>v3>v2
铁 0.1 mol·L盐酸 -1v3 B.v3>v2>v1 D.v2>v3>v1
解析:选A。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镁放出氢气的速率快,故v1>v2;反应物浓度也影响反应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故v2>v3。
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NH3(g),
A.t1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X曲线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C.0~8 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75 mol·L·min D.10~12 min,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25 mol·L·min
解析:选B。t1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A项错误;根据图像,X的物质的量增加,属于生成物,因此X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B项正确;0~8 min,v(NH3)=
0.6 mol-1-1
=0.007 5 mol·L·min,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10 L×8 min
-1
-1
-1
-1
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H2)=v(NH3)×3
2
=0.011 25 mol·L·min,C项错误;10~12
-1-1
(0.7-0.6) molv(NH3)-1-1
min,v(NH3)==0.005 mol·L·min,v(N2)==0.002 5 mol·L
10 L×2 min2
-1
·min,D项错误。
6.(2018·浙江4月选考)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O2的物质的
-1
量分数分别为 0.10 和0.06,发生化学反应2NO(g)+O2(g)===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压强/ (×10 Pa) 1.0 5温度 /℃ 30 90 NO达到所列转化率需要时间/s 50% 12 25 90% 250 510 98% 2 830 5 760 2
8.0 30 90 0.2 0.6 3.9 7.9 36 74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
C.在1.0×10 Pa、90 ℃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反应已达平衡
D.若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 mol,反应速率以v=Δn/Δt表示,则在8.0×10 Pa、30 ℃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 mol·s
答案:D
二、不定项选择题
7.为了研究一定浓度Fe的溶液在不同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的氧化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1
5
5
A.pH越小,氧化率越大 B.温度越高,氧化率越小
C.Fe的氧化率仅与溶液的pH和温度有关
D.实验说明降低pH、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Fe的氧化率
解析:选D。A项,由②③可知,温度相同时pH越小,氧化率越大;B项,由①②可知,pH相同时,温度越高,氧化率越大。C项,Fe的氧化率除受pH、温度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如浓度等。
8.环戊二烯(
)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同温度下,溶液
2+
2+
2+
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T1>T2
B.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 C.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 D.b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0.45 mol·L
解析:选CD。由相同时间内,环戊二烯浓度减小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可知,T1 的浓度减小0.9 mol·L,结合生成的二聚体浓度为环戊二烯浓度变化量的,可知二聚体 2的浓度为0.45 mol·L,D项正确。 9.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定温度下,在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2O5(g) 4NO2(g)+O2(g) ΔH>0。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 -1 -1 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B.10 s时,v(正)=v(逆) C.20 s时反应达到平衡 D.0~20 s内平均反应速率 v(O2)=0.05 mol·L·s 解析:选BD。由图可知曲线b表示反应物N2O5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20 s内物质的量减少2.0 mol,在同一时间段内,曲线a物质的量增加4.0 mol,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A正确。20 s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平衡,前20 s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过程,则v(正)>v(逆),B错误,C正确。0~20 s内,2.0 mol 2 L1-1-1-1-1 v(N2O5)==0.05 mol·L·s,则v (O2)=v(N2O5)=0.025 mol·L·s,D错 20 s2误。 三、非选择题 10.一定温度下,向1.0 L密闭容器中加入0.60 mol X(g),发生反应X(g) Y(s) -1 -1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