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业昆虫学(专)-作业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4:57: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农业昆虫学复习题

绪 论

一. 名词解释

1.农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和害虫作斗争的应用科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不受虫害,保证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科学。 二、填空题

1.我国现行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是(防治为主 )、( 综合防治 )。 三、简答题

1.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⑴研究害虫本身的形态特征,生理技能和生活习性等。⑵研究外界环境条件与害虫发生和种群数量消长的关系,掌握其发生规律及种群动态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和发生规律,找出其薄弱环节,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措施,预防害虫的发生,或对已发生的害虫,抓住关键时期进行有效防治。

2.如何理解我国植物保护方针?

答:我国现行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是贯彻植保工作方针的基础,“综合防治”不仅是防治手段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协调应用各种必要的手段,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的为害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而不是消灭害虫。

第一章 农业害虫防治的理论基础

一. 名词解释

1.密度制约因素:指在种群自然调节中,其作用与种群密度有关系的那些调节因素。 2.农业害虫:是指危害农作物,且对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类害虫。

3.害虫的种群密度:是指在作物上(或土壤中,或某一区域)单位样方的害虫发生数量。

4.经济损害水平:所谓经济危害水平,这是一个临界的害虫密度,在这个密度时实施人工防治的成本刚好等于由于防治而得到的经济效益。

5.害虫的生态对策:是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 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6.虫害:是指害虫取食或产卵等行为,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受害。

7.关键性害虫:是指在不防治情况下,每年的种群数量经常达到经济为害水平,对资源的产量相当损失的害虫。

8.偶发性害虫:是指在一般年份不会造成不可忍受的经济损失,而在个别年份常因为自然控制力量受破坏,

或气候不正常,或人们的治理措施不当,致使种群爆发,引起经济损害的害虫。 9.经济阈值:又称防治指标,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达此密度时应 立即采取控制措施。生产实际中一般指通过害虫为害引起的损失 相当于实际防治费用时的害虫种群密度。

二、填空题

1.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过程一般分为调节过程、( 扰乱过程)、( 条件过程 )3类。

2.一般来讲,防治r-选择类害虫的最有效方法是( 化学防治),防治中间型害虫最有效方法是(生物防治 )。 3.根据害虫种群动态类型,一般可将害虫分为( r-选择类害虫)、( K-选择类害虫 )和中间型害虫。 4.农业害虫按其为害程度可分为( 关键性害虫 )、( 偶发性害虫 )和潜在性害虫。 5. 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 取食为害 )、( 非取食为害 )和传播植物病害。

6.害虫防治适期的确定,对食叶性害虫应在( 暴食虫龄前 ),对钻蛀性害虫应在(侵入茎、果之前 ),对蚜虫、螨类害虫应在种群突增期前或点片发生阶段。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限制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为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B )。 A. 温度 B. 生活空间 C. 湿度 D. 土壤类型

2.下列限制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为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A )。 A. 温度 B. 生活空间 C. 食物数量 D. 捕食性与寄生性天敌 3.遗传不育防治最适合防治( B )。

A r-选择类害虫 B K-选择类害虫 C r-选择类害虫和K-选择类害虫 D 中间型害虫

4.在作物受虫害损失的一般测定中,将作物受害株与未被害株相比减产的比率称为( B )。 A 被害株率 B损失系数 C产量损失百分率 D单位面积实际损失

5.田间调查某地块玉米螟对玉米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抽样调查200株, 其中有20株被玉米螟为害, 平均每健株产量为100克, 被害株产量为80克, 则该地块玉米的产量损失百分率为( D )。 A. 10% B. 20% C. 40% D. 2% 四、多项选择题

1. r选择害虫的主要特点是( ABCE )。

A. 繁殖力强 B. 扩散能力强 C. 寻找寄主能力强 D. 生活史复杂而长 E. 后代死亡率高 2. k类选择害虫的发生特点为( ACDE )。

A. 繁殖力弱 B. 对密度过高的适应能力强 C. 扩散能力弱 D. 寿命较长 E. 死亡率低 3. 农业害虫取食农作物为害的方式有( ABCDE )。

A. 咀食 B. 潜叶 C. 刺吸 D. 卷叶和缀叶营巢 E. 钻蛀 4. 下列防治方法对r-对策害虫防治有效的有( ABCD )。

A. 化学防治 B. 农业防治 C. 抗虫育种 D. 生物防治 E. 遗传不育

5.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后,影响作物减产的因素有( ABCDE )。

A. 害虫的种群密度 B. 作物补偿能力的大小 C. 作物品种的抗虫性 D. 害虫为害的时期 E. 栽培管理条件

6.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确定涉及到的因素有( ABCDE )。

A. 防治费用 B. 产品价格 C. 防治效果 D. 生产水平 E. 社会所能接受的水平 7. 造成农作物虫害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BCDE )。

A. 虫源 B. 适宜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C. 害虫有一定的种群密度 D. 田间具有害虫为害的寄主作物 E. 作物易受虫害的生育期与害虫发生期相遇 五、问答题

1.田间试验测定害虫为害造成产量损失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

(1)直接取食为害害虫对农作物的为害方式主要是通过取食直接为害,如蛆食为害,卷叶和缀叶营巢为害,钻蛀为害和刺吸为害等。

(2)非取食为害一些种类害虫还可进行非取食为害,如叶蝉、飞虱、蓟马等害虫可将卵产于植株组织中而引起伤害,蝼蛄可在土壤中穿行为害。

(3) 传播植物病害一些种类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等可传播植物病害(如病毒病),对作物产量造成更大的损失。

2.防治农业害虫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答:防治农业害虫的基本途径有:①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播和蔓延。②控制田间的生物群落,将

害虫种群抑制在低密度范围内。③恶化害虫发生的危害的环境条件。④暂时降低害虫种群密度。⑤控制农作物易受虫害的危险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的配合关系,使作物避免或减轻受害。⑥消灭虫源。

第二章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一. 名词解释

1.化学防治法:是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方法。

2.物理机械防治法: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光、热、电、声、温湿 度)、人工或器械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3.害虫生物防治法:是利用害虫的天敌及天然产物防治害虫的方法

4.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调运的植物及植物产品进行检验和监督处理,限制和制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人为的传播和蔓延的一整套措施。

5.农业防治法:是利用一系列栽培耕作管理技术,根据农业生态系

统中害虫、作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目的地改变某些因子,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的方法。 6.植物抗虫性:是植物对某些昆虫种群所产生的损害具有避免或恢复的能力

7.害虫的不育性防治:是利用多种的特异方法,破坏害虫的生殖腺的生理功能,或是利用昆虫遗传成分的改变,使雄性不产生精子,雌性不排卵,或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将这些大量不育的个体释放到自然种群中去交配造成后代不育。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称为害虫的不育性防治。

8.害虫综合治理:亦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它是一种有害生物科学管理的系统,按照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和与之相关的环境条件,尽可能以协调的方式利用所有的适当技术和方法,把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经常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 二、填空题

1.天敌昆虫可分为( 捕食性天敌昆虫 )和( 寄生性天敌昆虫 )两大类。 2.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包括( 寄生蜂 )类和( 寄生蝇 )类。

3.植物遗传抗虫性包括( 物候期的不一致性 )、( 诱导抗虫性 )和耐害性。 4.植物生态抗虫性包括( 不选择性 )和( 抗生性 )。

5.目前,用于害虫生物防治实践的昆虫病原细菌主要是( 苏云金杆菌 ),病原真菌主要是( 白僵菌 )。

6.诱集或诱杀害虫的主要方法有( 灯光诱杀 )、( 食饵诱杀 )、潜所诱杀和作物诱集。 7.害虫不育的方法有( 辐射不育 )、( 化学不育 )和遗传不育。 8.应用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主要方法有( 诱捕法 )和( 迷向法 )。

9.害虫综合治理包括的三个基本观点是( 生态学观点 )、( 经济学观点 )和环境保护学观点。 三、单项选择题

1.利用植物的抗虫品种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 D )。

A 植物检疫 B 物理机械防治法 C 生物防治法 D农业技术防治法 2.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 采用黑光灯诱杀害虫, 这种防治方法属于( B )。 A 农业技术防治法 B 物理机械防治法 C 生物防治法 D 化学防治法 3.利用高频电流和微波加热进行杀虫的方法属于( B )。

A 化学防治法 B 物理机械防治法 C 生物防治法 D农业技术防治法 4.利用不育性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 C )。

A 化学防治法 B 物理机械防治法 C 生物防治法 D农业技术防治法 5.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 C )。

A 化学防治法 B 物理机械防治法 C 生物防治法 D农业技术防治法 6.利用放射能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 B )。

A 化学防治法 B 物理机械防治法 C 生物防治法 D农业技术防治法 7.下列防治方法属于农业防治方法的是( A )。

A耕翻耙地 B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 C阻隔分离法 D果实套袋 8.下列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方法的是( B )。

A合理轮作 B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玉米螟 C清洁田园 D 机械捕杀虫

搜索更多关于: 农业昆虫学(专)-作业题 的文档
农业昆虫学(专)-作业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yp649cqgj9pugm7q9x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