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二次根式
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性质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我们知道二次根式a中a≥0,那么二次根式a还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学习“二次根式的性质”(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知道a≥0(a≥0),会用非负数的性质解题. (2)会用公式
?a?=a(a≥0)进行计算.
2(3)知道形如a2的化简方法及结果. 3.学习重、难点 重点:a≥0(a≥0),
难点:熟练运用公式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探究:a(a≥0)及a(a≥0)中a 的值的特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围绕探究提纲进行演算归纳. (4)探究提纲:
①当a>0时,a是什么数?当a=0时,a是什么数?当a有意义时,a是什么数. ②从①中我们可以探究得出:当a≥0时,a是 非负数 ,即a ≥ 0. ③从a(a≥0)所表示的数值特点,你知道还有哪些式子的值具有这种特性? ④已知?x?1??2?a?=a(a≥0).
22?a?=a(a≥0)和
a2=a(a≥0)进行计算.
y?1?0,求x,y的值.(x=1,y=-1)
2.自学:学生参照探究提纲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在探究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困惑.
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分析a表示的数值特点,归纳已学过的非负数及其和为0时所满足的条件. (2)生助生:学生相互交流、帮助. 4.强化
(1)当a≥0时,a≥0,即a的值为非负数.
(2)回顾所学过的三类非负数:①一个数的偶次幂;②一个数的绝对值;③a(a≥0). (3)非负数的性质:若(4)练习:已知x?1? 答案:x=-1,y=1.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探究
x+y2+|z|=0,则x=y=z=0.
x?y?0,求x,y的值.
?a?(a≥0)的结果.
2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方法:通过回顾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归纳 (4)探究提纲:
①∵3的算术平方根是3,∴
②∵
?a?(a≥0)的结果.
2?3? = 3 . 2?2?222?= . 的算术平方根是,∴??3?333??2 ③∵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是a,∴ ④∵?ab??a2b2,∴322?a?(a≥0)= a . 2??2??3??2?2?2? 18 . ⑤计算 :
答案:3; 18; 25; ⑥由①—⑤的探讨,你能归纳出:一般地,
2
1. 2?a?= a (a≥0).
2.自学:学生可结合探究提纲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对
?a?(a≥0)的值的理解.
2 ②差异指导:指导学生应用
?a?(a≥0)的结果进行计算.
2 (2)生助生:相互交流帮助,矫正错误,归纳正确结论.
4.强化 (1)强调
?a?=a(a≥0)及其应用.
22?a?a(2)强调公式?ab?=ab和 ??=2在计算中的运用.
?b?b2222 (3)展示本节所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探究:当a≥0时,a2等于什么?若a的值无限定,a2又等于什么?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结合探究提纲动手尝试a2(a≥0)和a2的化简,结果有何不同? (4)探究提纲:
?1? ①2?4? 2 ;????2?2211?;0.62?0.36? 0.6 ;由此可以看出:当a≥0时,a2= a 。 42 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公式是 22a2=a ,其中a的取值范围是 a≥0 .
42?;93?2? ②??3??9? 3 ;?????3?
??0.5?2?0.25? 0.5 .由此可以看出:当a<0时,
a2= -a .
③a2=a一定成立吗?a2=|a|一定成立吗? 前者不一定成立.后者一定成立.
④说出下列各式的值:
答案:0.3;
11; -π; 710 ⑤如果a是任意有理数,那么如何化简a2呢?试相互交流自己的化简结果.
a2=|a|
2.自学:学生可结合探究提纲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是否理解a2的实际意义及a与a表示的数的不同.
2②差异指导:指导学生从a的取值范围看a2的结果有何不同. (2)生助生:相互交流帮助,矫正错误,归纳正确的结论. 4.强化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P4关于代数式的那段文字. (2)自学时间:2分钟.
(3)自学方法:阅读课文,理解字、词、句表达的意义. (4)自学参考提纲:
①基本运算是指哪些运算? ②
3是分式吗?是代数式吗? 2 ③用代数式表示面积为S且两条邻边的比为2∶3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④已知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是半径为2cm和3cm的两个圆的面积和,求r的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