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5 1:09: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修辞

修辞:修辞方式,又称修辞格或辞格,是为了提高修辞行为的效果而运用的组织语言材料

的策略性方法。

一、引用:引言、引文(引经)、引事(稽古)

(1)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事:引用历史故事来证实自己的论点。

(3)引文: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先秦引文多是引用《诗经》《尚书》《周易》等经书,

所以教材称为引经。汉代以后,引用的书逐渐多起来,不再限于经书。

例:

1、 (士季)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

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羣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2、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3、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二、迂回

(1)迂回,常见于骈体文和骈散并行的文章中 直接手段:用典。

(2)特点:往往不说明典故出处,而是讲究剪裁(对古事古语加以裁剪)融化(裁剪后加以改易)。

(3)修辞效果:言简意赅、隐晦含蓄。 例1:

?李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意未休。 例2

?王勃《滕王阁序》

所赖君子见几,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未晚。

三、委婉

?定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委婉语)。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避粗俗

(1)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2)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1

2.避忌讳

(1)放勋乃徂落。(孟子·万章上)

(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3)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史记·秦始皇本纪) (4)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尚谁立哉?(汉书·灌夫传) (5)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6)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诗经·唐风·葛生)

(7)越数月,而先生亦捐馆。(廖廷相《切韵考外篇·跋》)

3.避冒犯:谦敬词

?敬词:对人(特别是对君上),谦词:对己

?涉及到君上的问题,也要用委婉的言辞陈述己意,如: ①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 ②太子方富于年(枚乘《七发》)

③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4.外交辞令

例:

(1)寡君使羣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齐晋鞍之战》

(2)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迂回和委婉的区别

同:“拐弯抹角”表达的特点

异:迂回:直接手段是用典,修辞效果:言简意赅和隐晦含蓄。

委婉:从原因或目的上分析,有些是为了避忌,谦虚,客气,外交。

四、借代(代称)

定义: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种类:借事物的特征或标志指代事物、以部分代整体、以原料代成品、以具体代抽象、以地代人、以官代人、专名用通名、割裂式的代称

五、互文

定义: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并列词组、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发明的修辞手法。 例:

(1)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南箕有斗,牵牛不负轭。(《古诗十九首·明月皎月光》) (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4)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焦仲卿书)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6)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

六、合叙(并提)和倒置

并提: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表述。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 如: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 (2)脭醲肥厚。(枚乘《七发》)

(3)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列侯。(汉书·景帝纪)

(4)王有孽子不害,最长,王不爱,后太子皆不以为子兄秩数。(汉书·淮南王安传) (5)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整。(《三国 志·华佗志》) (6)师之耳目,在吾旗鼓。(《左传·成公二年》)

倒置:由于押韵、平仄、对仗等的要求,古人有意制造的一种词序颠倒的句子。 (1)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 (2)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

(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 (4)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5)历观文苑,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萧统《文选序》) (6)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江淹《别赋》)

七、隐喻

隐喻:比喻词“若”、“如”等不出现的隐性比喻。如:

(1)今子乃以鸱枭而笑凤凰,执蝘蜓而嘲龟龙,不亦病乎?(扬雄《解嘲》) (2)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同上)

(3)若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文心雕龙·情采)

八、夸饰

夸饰:故意“言过其实”,对某些事物的特征、作用、程度、数量等方面加以夸大或缩小。相当于夸张。

诗 律

近体诗:

一、定义

近体诗:形成于唐代初年,按照一定的格律写成的诗。

古诗:不受平仄格律约束的诗,包括先秦古诗、汉魏六朝古诗和唐以后的古体诗(又叫古风)。

注意:古诗也受一定的格律限制,不过,与近体诗相比,其格律要宽松很多。 二、主要内容

近体诗的主要内容之一:字句有定

(1)按字数:五言、七言 (2)按近体诗的句子:律诗、绝句。 ?律诗

律诗:八句

长律(排律):八句的倍数 ?绝句:四句

3

汉魏六朝古诗的字句多样

(1)汉魏六朝古诗以五言诗为主,也有四言诗、六言诗、七言诗等。每句的字数是固定的。

另外,汉魏六朝诗还有杂言诗,诗句的字数多寡不同。如《有所思》、《上邪》。 (2)汉魏六朝古诗的句数不定。

?唐代以后古体诗:纯粹的古风、入律的古风。

(1)纯粹的古风以五言、七言为主,也有杂言,入律的古风以七言为主。 (2)句数不定。

近体诗的主要内容之二:用韵严格 (1)偶句押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 (2)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非常罕见。

(3)近体诗用韵严格,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而且不许邻韵通押。不过,如果首句入韵的诗,诗人却往往借用邻韵字来押韵。这种做法中晚唐渐多,到了宋代,甚至成为风气。 (4)“偶句押平声韵”

?结合《长恨歌》(1437页)理解“换韵”、“邻韵通押”。注意:《长恨歌》是古体诗。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职韵:国、得、识、侧、色。 支韵:池、脂、时。 屋韵:竹;

沃韵:足、曲。

结合《安定城楼》(1462页)理解“一韵到底”。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髪,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尤韵:楼、洲、游、舟、休

结合教材1474页《题西林壁》理解首句入韵诗的邻韵通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4

搜索更多关于: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的文档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yslv6tr8k7zlrl1b2y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