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策略;
2.向儿童解释目标策略; 3.示范目标策略的使用;
4.言语预演,即让学习障碍儿童明确策略运用的每一步骤,并且说出每一步骤对整个策略的意义;
5.提供低难材料,进行有控制地练习,并给予反馈;
6.提供与学习障碍儿童所在年级水平相似难度的材料,进行练习并给予反馈;
7.测评学习障碍儿童的策略水平,并指导儿童学会如何根据任务来选择恰当的策略; 8.在实际学习中实现迁移。
试述关于职业辅导的发展理论。 P256
这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代表是萨帕、金兹伯格和蒂德曼。他们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终生的过程,这其中职业的发展与成熟是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理论将人的职业发展分成五个阶段,即成长阶段(1-14岁);探索阶段(15-24岁),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开始尝试职业角色,调查不同的职业,扩展业余活动,寻求非全日制工作,并做出尝试性的职业决策;建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0岁);退休阶段(60岁以上)。
发展理论认为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培养人对职业世界的兴趣,因此,职业指导者必须发展个人的职业意识,确定个人可能的职业选择。
简述行为矫正的一般程序。 P124
行为矫正的实验过程一般由五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准备与沟通阶段。在这一阶段,行为矫正者与当事人开始接触,了解当事人的基本状况,其主要的工作包括:1)详细询问当事人其问题行为的特征与背景;2)了解当事人解决自己问题的动机与预期;3)建立良好的咨询与矫正关系;4)就时间安排、矫正过程、具体要求等形成矫正契约。
第二阶段,问题行为解析阶段。这一阶段是对问题行为做出诊断的阶段。其主要的工作包括:1)界定问题;了解当事人的问题行为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查清当事人的个人发展情况,了解该问题行为是如何习得的,又是如何被巩固的;3)确定矫正目标。
第三阶段,制定矫正计划阶段。主要包括:1)根据矫正目标,选择相应的矫正方法;2)矫正时间和过程的安排;3)矫正过程中如何记录与评定;4)矫正效果的评价,等。 第四阶段,具体矫正阶段。根据矫正计划,具体实施对问题行为的矫正。
第五阶段,效果评估阶段。按计划实施了行为矫正之后,行为矫正即告结束,这时根据记录到的数据与资料对矫正效果进行评估,安排进一步巩固效果的措施。
测验法的实施要注意哪些问题? P76
在实际使用测验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测验者的先前准备,这包括熟悉指导语,准备好测验所需材料,熟练地掌握测验的具体实施程序等。 2.选择适宜的测验环境,包括安静而宽敞的地点,适宜的采光和通风条件,避免他人干扰等。 3.标准化的指导语与标准时限。
4.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设法引起被试对测验的举,取得其合作,使整个测验过程能严格地按测验程序进行。
学校心理咨询应遵循哪些原则? P156
一、保密的原则。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则,它既是咨询者与来访者确立相互信任的咨访关系的前提,也是学校心理咨询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二、时间限定的原则。一般规定为50分钟左右,电话咨询原则上限定为30分钟。 三、来者不拒的原则。来访者必须出于完全自愿,这是确立咨询关系的先决条件。
四、感情限定的原则。原则上禁止咨询者与来访者除咨询室之外的任何接触和交往,也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带进咨询过程。
五、重大决定延期的原则。咨询期间,由于来访学生情绪过于不稳和动摇,原则上应规劝其不要轻易作出诸如退学、转学,也尽可能影响学校使学校尽可能避免对学生的处分。
六、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伦理规范为约束力,这是心理咨询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试述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特征。 P192
学习障碍儿童在感知觉、认知加工速度、记忆、元认知、认知风格与智力结构等方面均表现出滞后或失常特征。
1.感知觉障碍。学习障碍儿童在视、听、触等多种感知觉上存在着困难。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视觉失调与感知觉整合障碍。
2.认知加工速度。比正常儿童显著缓慢。 3.记忆障碍。学习障碍儿童短时记忆能力的缺陷相对不明显,但是其记忆的广度、速度、准确性、长时记忆、意义识记等均明显较正常儿童落后。 4.元认知发展滞后。学习障碍儿童在元认知过程的自我调控或者在自我调节中采用单纯地反复、延长时间等低水平策略,缺乏连续性监控与评价。 5.认知风格上以分析型与冲动型为主。
6.智力结构上存在显著的不平衡。从量的角度看,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水平(以智力测验总得分为指标)与正常儿童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其智力各方面发展显著地不平衡,其差异明显大于正常儿童。主要发现是:其言语智商(VIQ)明显低于其操作智商(PIQ)。总之,从智力结构上看,学习障碍儿童在与语言、抽象思维有关的方面发展滞后,体现出智力在质上的不同特点。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和场面设置应注意哪些事项? P160
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有一个规范化的咨询室这是心理咨询开展的前提条件。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关键是“用心”。有了房间,只要“用心”,物理环境就自然会得到逐步的改善。
咨询室的装备并不要求华丽,应考虑的问题有:房间的摆设、椅子的放置、空间的配置、墙壁挂什么样的画或作品。一般来说,其设置要首先考虑使来访者安心、放松、舒适、注意力集中和保守秘密。室内应光线柔和、安静舒适、色调优雅,条件好的话应设置供个人咨询用的咨询室、团体用的房间较大的咨询室或心理咨询活动室、接待室。
心理咨询的位置关系以对面坐法为多。但是,这一位置关系有时可能会加重那些存在各种心
理问题、怀着不安、焦虑心情第一次来心理咨询的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对于那些对人恐怖感较强的来访学生来讲,来自对面咨询者直接的视线会加重心理上的紧张不安。
比较理想的位置关系是让来访者坐在咨询者的左侧位置,使咨询者容易观察到来访者的整体状态,中间因为有桌角的存在,又可能缓解来访者由咨询者的视线等造成的不必要的心理上的压迫感,也容易产生共鸣并构成信赖关系。
试述社会技能训练的一般策略。 P232
儿童社会技能训练的一般策略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前控制:主要集中于识别和改变先前的环境,或者为儿童的适当行为操作提供场合,以便同伴间积极的社会性互动。如:改变儿童的座位以提高互动机会,玩游戏等。
后控制:是对儿童的行为进行随后控制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基于以下设想:儿童的不良社会技能主要源于儿童的适当行为未得到及时的强化。其训练方法包括:对偶然的社会性行为及时强化、代币制、团体偶联法,以及以家庭为基础的偶联法等等。
示范:用现场或象征性的动作示范来教给儿童社会技能。在演示过程中,对于一个给定的社会技能行为,或现场示范或用放电影、录像的方式。最有效的演示过程则是让已反复强化过的模特来表演,而且模特的年龄、性别要与观察者相似。
认知—行为技巧,包括指导训练、行为演练及自我控制技巧如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强化等,来教给儿童社会技能。
试述职业辅导的行为理论与人格类型理论。 P257
行为理论认为,影响人的职业发展过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遗传素质和特殊能力,如性别、身体素质、智力等;环境状况和特殊事件;学习经过;工作取向的技能,其中包括解决问题的技能、工作习惯、认知历程、情绪反应等。
行为理论认为上述几方面因素结合起来相互作用时,就会对职业发展和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他们重点关注焦虑对个人职业决策时的干扰作用。因此,行为理论的职业指导方法是要使来访者消除焦虑和获得决策技能,帮助来访者知道如何预防将来的困难。
人格类型理论是最有影响的职业辅导理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发展。他认为,在当代的文化中,大多数人的人格可以区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艺术型、社会型、研究型、企业型、常规型。同时社会环境也可分为上述六种类型,个人的行为是其人格和所处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人的人格类型是可以测定的,社会环境的类型也是可以区分开来的。在清楚地了解了人格类型和社会环境的类型之后,就可以作出适当的职业匹配。
举例说明学校心理学家在提供服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P279 首先要谨防赶潮流。学校心理学家应该避免“赶时髦”,以免频繁更换服务功能。无疑我们总处在某种潮流之中,但我们必须小心善意但易逝的政治运动带来的政治潮流。例如,把学校心理学同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也许提高了知名度,把学校心理学同教育的未来相结合也许有助于强调学校心理学中的“学校”,但也有削弱学校心理学同心理学一致的性质的危险。
其次,重视学校心理学的心理健康定向。我们预计学校心理学家将增加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服务。历史上学校忽视了情绪失调的儿童,但最近国家级的研究已使人们对此更加注意,并建
议改善对这些儿童的服务。我们要把学习环境看作一个提高心理健康的适当地点。
第三,谨慎变革。未来学校心理学家将需要与行为改变和教育相联系的评估技术。虽然学校心理学家的主要角色是评估,但这角色已经扩大了,并将继续扩大。大部分变革将指向干预和咨询的方向。这些角色很容易与传统角色兼容,在很多地方有很长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几乎被所有的学校心理学家们实践着,并在普通或特殊教育内得到扩充。
试述学习障碍儿童的个性、社会性特征。 P194
大量关于学习障碍儿童社会认知的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在自我概念、归因、社会信息知觉等方面均存在消极倾向。
1.自我概念差、自我评价低。他们把自己在学业自我、一般自我和非学业自我方面的表现都看得比正常儿童低,而尤以学业自我的差异最为明显。
2.在归因上存在消极倾向,他们不相信自己会取得成功,很少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更多地归于外在不可控的因素,而对于失败,则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
3.在社会信息知觉上偏于消极、敌意,知觉准确性差。在对特定社会情景的知觉上,他们一方面更多地表现出社会性暗示误读,倾向于将情景解释为不友好、敌意等,进而可能做出不恰当的反应,另一方面,对社会情景、言语与非言语社会交往信息的理解能力较低,对他人的意图与观点的意识与理解都比较困难。
4.在社会关系的知觉上,他们把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都倾向于低估。
论述我国建设学校心理学的必要性。 P282
在我国开展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即是心理科学自身建设的需要,又教育实际的需要。
中国心理学建设的任务之一是要健全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校心理学既然是重要的心理学分支,又是当前国际心理学界,与临床、咨询、工业三个心理学分支并列的具有开业资格的四大职业心理学之一,当然应为我国心理学界所重视。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身心两方面都等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因此,教育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而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的地位,心理素质的好坏也影响着其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我国学生人数多,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