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码(Primary Key)或主键:在一个关系的若十个候选码中指定一个用来唯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这个唯一的码称为该关系的主码或主键。 候选码(Candidate Key)或候选键:如果在一个关系中,存在多个属性(或属性集合)都能用来唯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这些属性(或属性集合)都称为该关系的候选码或候选键。而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或码属性,相反,不包含的为非主属性或非码属性。关系模式的所有数据组是这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称为全码。 外码(Foreign Key)或外键:当关系中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不是该关系的主码或只是主码的一部分,但却是另一个关系的主码时,称该属性(或属性组)为这个关系的外码。
============================
数据库:数据库就是为满足某部门各种用户的多种应用需要,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使用的互相关联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以统一的方式管理、维护数据库中的数据的一系列软件的集合。 ============================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进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系统人员和用户等组成。
============================
部分函数依赖 :关系模式中,如果X→Y, 且X存在真子集X',使X'→Y也成立, 这时称X→Y为部分函数依赖。
外模式 :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面向每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
数据定义语言 :由DBMS提供的,用于描述数据库各级模式的结构,相互之间的映像,以及安全性规则,完整性约束等内容的语言。 授权 :将对数据库中的某些表、某些字段的操作权限授予指定的用户,这种操作称为\授权\。 ============================
DBMS :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传递依赖:在关系模式中,如果Y→X,X→A,且X Y(X不决定Y), A Y(A不属于X),那么称Y→A是传递依赖。
位置透明性:位置透明性位于分片视图与分配视图之间。是指用户或应用程序应当了解分片情况,但不必了解片段的存储场地。
运行记录优先原则 :(1)至少要等相应的运行记录已经写入“日志”文件后,才能允许事务往数据库写数据。
(2)直到事务的所有运行记录都已写入运行“日志”文件后,才能允许事务完成“END TRANSACTION”处理。
=============================
域和元组 :在关系中,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值域,简称域;记录称为元组。元组对应表中的一行;表示一个实体。
数据库设计过程中输入的主要内容 :1)总体信息需求 2)处理需求3)DBMS的特征 4)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特征
数据库并发操作主要解决哪三个问题?如何保证并行操作的可串行性。 数据库并发操作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丢失更新问题
2)数据不一致分析问题
3)读“脏”数据问题
对任何数据集合进行读写操作之前,事务首先应获得对此数据集合的封锁,在释放一个封锁之后,事务不再获得任何其他封锁。 =================================
在关系数据库中能完全消除数据冗余吗?
不能。要实现关系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联系,必须通过公共属性来完成,这些公共属性可能是一个表的主键,也可能是另一个表的外键,有相应的参照完整性规则来保证表之间的联系。所以关系数据库中存在数据冗余,但能控制数据的冗余度。 =================================
实体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如果出现空值,那么主键值就起不了唯一标识元组的作用。
嵌入式SQL:将SQL语句嵌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使用,发挥高级语言过程化处理能力强的特点。
参照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不引用不存在的实体”。其形式定义如下:如果属性集K是关系模式R1的主键,K也是关系模式R2的外键,那么R2的关系中, K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或者为空值,或者等于R1关系中某个主键值。 ================================ DML: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由DBMS提供,用于让用户或程序员使用,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 DML分成交互型DML和嵌入型DML两类。依据语言的级别,DML又可分成过程性DML和非过程性DML两种。
事务: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操作系列,这些操作或者都做,或者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丢失更新:当两个或以上的事务同时修改同一数据集合时,由于并发处理,使得某些事务对此数据集合的修改被忽视了.
主属性: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键中的属性。
事务的原子性:一个事务对数据库的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系列,事务要么完整地被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1.事务
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是数据库环境中的逻辑工作单位 2.DBA
控制数据整体结构、负责DBS正常运行的人或机构。 3.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是由PL/SQL语句书写的过程,这个过程经编译和优化后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使用时只要调用即可。
4.数据字典
是对系统中数据的详细描述,它提供对数据库数据描述的集中管理。 5.物理数据独立性
在DB的物理结构发生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
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数据库定义、操纵、保护、存储、维护和数据字典。 2.数据库系统中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
3.简述SQL语言的组成。
分为四个部分: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嵌入式SQL语言的使用规定。 4.说明关系模型有哪三类完整性规则?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5.什么是“脏数据”?,如何避免读取“脏数据”?
在数据库运行时,把未提交随后又被撤消的数据称为“脏数据”。为避免读取“脏数据”,事务可以对数据实行加S锁的方法,以防止其他事务对该数据进行修改。 ================================== 1. 数据库系统
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
2. 实体完整性规则
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A不能取空值。或:实体的主属性不能为空。 3. 触发器
触发器是用户自定义在关系表上的一类由事件驱动的特殊存储过程。 4. 并发控制
就是用正确的方法调度并发操作,以免不同事务的执行会互相带来干扰。 5.逻辑数据独立性
在DB的逻辑结构发生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
1.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特点
三级模式结构和两级映像,即:外模式、模式、内模式、外模式 / 模式映像、模式 / 内模式映像。
2. 数据库的保护包括哪四个子系统 ?
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和存储管理。 3.SQL 语言具有什么功能 ?
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 SQL 语句嵌入
4. 简述数据库概念设计的主要步骤。
进行数据抽象、设计局部概念模式 ;将局部概念模式综合成全局概念模式 ;对全局结构进行评审。
5.什么是数据的“不可重复读”? 如何避免读取“不可重复读”?
“不可重复读”是指事务在读取数据后,别的事务对本数据执行了更新操作,使得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结果。事务可以对数据实行加S锁的方法,以防止其他事务对该数据进行修改。 ==============================
封锁: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2. 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A不能取空值。或:实体的主属性不能为空。
3. 试述视图的优点。
(1)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 (2)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3)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4)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5.“脏数据”是怎么产生的?,如何避免读取“脏数据”? 在数据库运行时,把未提交随后又被撤消的数据称为“脏数据”。为避免读取“脏数据”,事务可以对数据实行加S锁的方法,以防止其他事务对该数据进行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