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
一、填空题
1. 固体燃料气化是指用( )对( )进行热加 工,使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简称为“造气”。
2. 空气煤气以( )气化剂所制得的煤气。
3. 半水煤气以( )为气化剂,气化得到气体组成为( )。 4. 对于一个复杂反应过程,独立反应数等于( ) 5.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 )
6. 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考虑,欲制得CO和H2含量高的水煤气,应在( )条件
下进行。
6. 在半水煤气生产过程中,为了解决供热和制备合格半水煤气的矛盾,可采用( )和( )方法解决。 7. 间歇制半水煤气包括( )( )( ) ( ) ( )步骤 8. 气态烃的蒸气转化可用 ( )表述。 9. 烃类蒸汽转化包括两类反应,一类是( )反应,为 ( )热反应;一类是( )反应,为( )热反应。
10. 烃类蒸汽转化过程转化气中甲烷含量受( )( ) 和 ( )的影响。 11. 空气煤气的生产过程总反应速度受( )和( )的影响。 12. 工业上使用的催化剂通常由( )( )和 ( )三部分组成。
13. 烃类蒸汽转化法常使用的催化剂活性元素为( ),以( )形式 存在。
14. 现代烃类蒸汽转化过程压力已提高到5.0MPa,原因 是( )( ) ( )
15. 空间速度表示了( )的反应能力
16. 重油部分氧化法是以( )为原料,所谓的部分氧化是指重油不完全氧
化生成( )和( )的反应。
二、选择题
1. 工业上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方法不包括( ) A. 固体燃料气化法 B. 烃类蒸汽转化法 C. 重油部分氧化法 D.化学合成法
2. 为了降低甲烷的含量,从化学平衡角度考虑需要( ) A. 低温 B. 高压 C.高水碳比
3. 烃类蒸汽转化法中镍的含量( ) A. 越高越好 B 越低越好 C. 15%-35%
4. 重油部分氧化过程中,高压所导致的甲烷转化率下降可 以通过( )来补偿
A. 提高温度 B.改变催化剂 C. 不改变任何操作条件 5. ( )煤气可用作合成氨生产的原料气。
A、 空气 B、水 C、半水 D、混合
6. 造气时,如以空气为气化剂,气化区的下部主要进行碳与( )的燃烧反应。 A、H2 B、CO C、CO2 D、O2 7. 采用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炉温是由( )阶段确定的。 A、吹风 B、下吹 C、上吹 D、空气吹净 8. 固体燃料气化时,以水蒸汽为气化剂制取的煤气叫( )煤气。 A、空气 B、水 C、混合 D、半水
9. 吹风阶段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燃料层温度 B、防止爆炸 C、制气 D、回收煤气 10. 半水煤气中(H2+CO)与N2 体积之比为( ).
A.1 B.2 C.3.1~3.2 D.4 11.半水煤气的有效成份是( )。
A、H2与CH4 B、H2与N2 C、H2与CO2 D、H2与CO 12. 间歇法制取半水煤气的一个工作循环时间一般为( )分钟。 A、3 B、6 C、8 D、10
13. 要制得CO与H2含量高的水煤气,从化学反应平衡的角度考虑,应在( )的条件下进行。
A、高压、低温 B、低压、高温 C、常压、常温 D、低压、低温 三、 判断题
1. 歇法制半水煤气时,应先通蒸汽后通空气。( )
2. 造气时,对灰熔点低的燃料,为了防止结疤,吹风时间不宜过长,应适当提高上吹蒸汽加入量。( )
3. 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一个工作循环的时间一般为3~5min。( ) 4. 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上吹时间比下吹时间长。( ) 5. 上下吹制气阶段时间以维持气化层稳定、煤气质量好及热能合理利用为原则。( ) 6. 从化学反应的平衡和速度两个角度来讲,高炉温对制气是有利的,但要保证炉内不能结疤,在稍低于燃料的灰熔点下操作。( )
7. 在造气工段,废热锅炉的主要作用是回收吹风气及上吹煤气的显热,并副产蒸汽。( )
8. 下吹制气阶段主要是为二次上吹制气提供热量。( ) 9. 制气阶段,炉温高煤气中的CO和H2含量高,煤气质量好。( ) 10. 造气时,炉温一般指的是还原层的温度。( ) 四、问答题
1. 请将间歇式制取半水煤气各阶段气体流向和种类在每个图中标注。
2. 试分析烃类蒸气转化过程中加压的原因。
3. 列举各种煤气的气化剂及制得的各煤气的 主要成分
第二章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
一 填空题
1. 原料气中硫化物的形态可分为( )和( ) 2. 原料气中脱硫方法分为( )和( )
3. 干法脱硫适用于硫含量较( )的原料气脱硫,其脱硫净化度较(4. 钴钼加氢法脱硫一个重要的操作是将( )硫转化为( )硫。 5. 钴钼加氢催化剂活性组分为( )和( ),使用前须经( 当的催化加氢活性。
)。 )才具有相
6. 氧化锌脱硫法能直接吸收( )和( )。
7. 在干法脱硫中,通常使用( )法和( )法结合的办法将原料气中的有机
硫和无机硫很好地去除。
8. 氧化锌脱硫过程中,起到吸收作用的为(浓度梯度)层,当( )层布满全部催化剂层时需要( )
9. 湿法脱硫依再生方式分为( )法和( )法。其中 ( )法可以生产副产物( )。
10. 湿法脱硫中氧化型催化剂选择的原则是( )
11. 氨水催化法使用( )作为氧化催化剂,由于其标准电极电位较高,所以使用时要注意其浓度不能太( )。
12. 改良ADA法中三种主要的试剂分别是( ) 、( )和( ).
13. 一氧化碳变换法根据使用催化活性温度的高低分为( )和( )。
14.一氧化碳变换反应需要通入大量的( ), 是变换过程主要能耗之一。 15.一氧化碳变换反应的特点( )( )( )和( )。 16.一氧化碳变换过程使用的催化剂按照组成分为( )系、( )系和( )系催化剂。
17. 脱除气体中CO2的过程称作( )
18. 常用的脱碳方法为溶液吸收法,该法分为( )和( )。 19. 物理吸收脱碳方法按操作温度分为( )和()
20. 碳丙法脱碳使用过程中如果原料气中烃类含量较高则要注意烃类的( )。 21. 本菲尔特溶液是由( )( )( )和 ( )组成,其中( )吸收CO2,( )为活化剂,( )缓蚀剂。
22. 用于评判本菲尔特溶液再生效果的指标有( )和( )。 二、 判断题
1. 铜氨液吸收法中用于吸收CO的铜离子为高价铜。( )
2. 铜氨液中高价铜不吸收气体,所以总铜中高价铜的含量可以为零。( ) 3. 铜氨液的再生过程包括高价铜变为低价铜的过程 。( ) 4. 甲烷化反应为甲烷转化反应的逆反应。( ) 3. CO的沸点高于氮且能溶解于液氮。( ) 4. 本菲尔特溶液再生程度越高说明再生效果越好。( ) 5. 本菲尔特溶液转化度越高说明再生效果越好。( ) 6. 原料气的精制过程主要是去除CO和CO2 。( ) 9. 铜氨洗液中铜离子是以氨络合物的形式存在。( )
10. CO变换反应过程中如果使用铜锌系低变催化剂则要注意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 11. 铁铬系催化剂使用前需要进行还原处理。( ) 12. 氧化锌脱硫只能吸收无机硫而不能吸收有机硫。( ) 13. CO变换反应为放热反应。( ) 14. 甲烷化反应为吸热反应。( )
15. CO变换过程中水蒸气与CO的比越高越好。( )
16. 脱硫过程中改良ADA法用于氧化生成硫磺的试剂是ADA。( )
二、 选择题
1. 采用ADA法脱硫时,脱硫液中的( )可起到吸收H2S气体的作用。
A、 NaHCO3 B、Na2CO3 C、NaVO3 D、Na2V4O9 2. ADA法脱硫时,脱硫液中的( )可与NaHS反应生成还原性焦钒酸钠,并析出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