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2015考试说明参考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8 2:02: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鱼眼很大,没有眼睑,永远不会闭合,永远无法放松。

我知道,鱼眼看东西,靠晶状体前后移动,而不是改变晶状体的凸度,因此,鱼眼是极端近视的。有一种“鱼眼镜头”,有180多度的超大视角,然而,视角越大,焦距越短,因光学原理产生的变形越强烈。因此,鱼眼镜头里的世界极端变形。

这鱼眼,真像人类——近视,变形,不会放松。人类的一切努力,原本都为追求幸福。而当努力不是为了生存而为领先,当努力等同于算计、争抢、掠夺,当人祸烈于天灾,幸福便不再是真正的幸福了。

刚才,我看鱼、看狗、看苍蝇时,觉得它们无比的愚蠢可笑。可是哪一个人,真正有资格笑它们呢?也许在它们眼里,人类更可笑,抑或可悲。苍蝇已然告诉我们,人类的出路,其实离自己仅仅一寸之遥,一念之间。

我起身离开,发现鱼眼仍盯着我,外星人般诡异。

(本文有删改)

11.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2.简要分析文章的主要表现手法?

13. 赏析文中划线句。

14. 文章为什么以“鱼眼”为题?

15.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篇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古代诗文阅读

5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南阳孝子传并论

(唐)欧阳詹

贞元九年,某旅行虢州,税于村店,有一党先止焉:老翁一人,丈夫一人,妇人一人,.孩幼两三人。丈夫出绢两疋卖,其囊裹衣服,非称有其绢者。视绢有字,乃故人郑师俭手题.其名焉。问所得,曰:“来自襄阳。至临汉之北郊,有闵吾父年老而所乘驴弱者,遗此绢,使与驴博驴。”问:“得姓名乎?”曰:“其人扶护亲丧回上京,不知姓名也。”某既占郑书,又知郑侍君灵榇自南,当由彼而还也,意其必郑焉,不复问焉,各遵所往。

贞元十一年,获与郑遇,因道所见。郑歔欷为言之曰:“豫章之回,次南阳大泽。见一.贫翁乘驴,驴甚瘠;一丈夫肩负杂物,可三十觔;妻抱半岁婴孩,童稚驱行两人。山路初尽,始行陂泽。属久霖雨,泥水深,老翁瘠驴往往颠踣。丈夫则翁之子也,每见驴倒,掷其.负,若泥若水无顾惜,扶抱洗拭,泪辄盈目。倒既数,悲不自胜,遂以所负置诸驴,而负其..父。平田积雨,潦淖到胫。不至店舍,竟无憩歇。父在子上,殊自安畅;子在父下,亦尽欢心。父与子笑,子与父笑,如同乘高车,连辔逸骑,怡怡焉,欣欣焉。与之行止者三日,日无易日时。爱其事父母能竭其力也,又痛自欲竭力,已无其所。赠绢一疋,令与驴博驴,代以载父。其人将求驴者三店,知欲分路,却其绢曰:‘无驴可博,愿复本绢。’始嘉其孝,又.

贵以忠,为度一绢博驴未就,更与一绢,自此东西。足下之见,岂斯人欤?” .

某以如其人所行是难能也是亦皇唐纯孝一人焉行既可述遂以郑说为之传其间问其姓氏亦不知何许人实于南阳泽中见之,还以为“南阳孝子”。

论曰:负父信孝矣,而赠绢非孝欤?“唯其有之,是以似之”。郑与南阳孝子偕孝矣。 【注】①党:本指亲族,此处代指家人。②灵榇(chèn):灵柩。③觔:同“斤”。④“唯其有之,是以似之”:语出《诗经·小雅·裳裳者华》。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称有其绢者 称:符合。 .B.次南阳大泽 次:停留。 .C.倒既数 .

数:屡次。 博:赌取。

D.为度一绢博驴未就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A.

有一党先止焉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B.

丈夫则翁之子也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6

C.

遂以所负置诸驴,而负其父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D.

令与驴博驴,代以载父 .

敛赀财以送其行 .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贞元九年遇见南阳孝子,事隔两年,仍然惦记着向故人求证这个一直存留在他心间的故事,希望能够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B.作者无论写孝子之孝还是写友人赠绢,意在表彰孝行,但为升华主旨,又将这种孝行上升到“忠”的层次,树立了“忠孝”的典范。

C.本文先以作者亲身见闻开篇,埋下伏笔,后以朋友口述完成整个故事情节,构思新颖,结尾“论曰”褒奖孝子并称赞郑君,恰到好处。

D.本文的第二段文字,作者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将南阳孝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某 以 如 其 人 所 行 是 难 能 也 是 亦 皇 唐 纯 孝 一 人 焉 行 既 可 述 遂 以 郑 说 为 之 传 其 间 问 其 姓 氏 亦 不 知 何 许 人 实 于 南 阳 泽 中 见 之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有闵吾父年老而所乘驴弱者,遗此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足下之见,岂斯人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21—22题。

闻雁 秋风引

(唐)韦应物 (唐)刘禹锡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1.这两首诗都从 的角度写雁或秋风,从而表现诗人的 之心。(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7

23. 这一段中除了“与人为善”外,还有成语“ ”也源于此。 24.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古诗文默写。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 ;不积小流,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3)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8

搜索更多关于: 浙江省2015考试说明参考试卷 的文档
浙江省2015考试说明参考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z4kq9w3ps2v3bu3zre0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