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业务员违反财务和销售制度,直接从购货方提走货款,不交回公司。这种情况有几种操作方法。一种是进行现金交易,收取的货款直接纳入业务员的腰包;另一种是业务员采取向购货单位借款,购货单位直接在应付账款中扣除借款冲抵货款。
②走货。走货即明为销往甲方而实际上销往与甲方并无业务关系的单位,甲方未收货,由业务员提取货物后销给乙方。比如业务员找一家没有直接业务关系的单位,货和发票都发往此单位,但该单位并不收货和发票,业务员再提走货物以低价直接在市场上销售或销售给另外的客户以获取现金。
③一部分业务员违规兼职,同时兼做其他药厂的业务,为了某种利益或原因与购货单位串通一气,将应付甲企业的货款付往乙企业,而所附发票又为甲企业发票。
④应收账款中包含销售折让,而财务部门不知晓,未作财务处理,造成应收账款不实。业务员在进行交易时承诺给购货方一定的让利,而业务员又未通知财务做折让处理,直接挂在应收账款上。购货单位在付货款时,直接在应付货款中扣除让利部分。如某些单位甚至只按货款的85%付款,折让幅度最高达到15%,低的5%。
⑤有一些购货单位自身管理不规范,不是货到入库即入账,及时做应付账款挂账,往往是要求厂方先发货,等销货完后再开发票送购货方财务部门挂账等待付款。这样发票长期压在购货方业务员或有关人员手中,时间一长,造成部分发票遗失而拒付款,或者重复开发票虚增应收账款。
⑥因债务人不存在或无法找到,形成坏账。有几种情况:a、一些购货单位利用破产、重组来逃废债务,再加上公司对应收账款没做定期催收、清理,造成一部分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成为坏账。b、有些购货单位实为个体挂靠在某些医药公司,找到该医药公司却称没有此人、此单位。c、业务员为了急于扩大销售,在对购货单位的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状况未作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将货物发往要货单位。如某地区第一次与之打交道便贸然发了十几万元的货物,几个月过后去催收货款已是人去楼空,货也不知去向。
⑦企业销售管理松懈,业务人员经济责任落实不够。虽然每月对业务员的应收账款也进行核对、催收,但力度不大。随着业务员的频繁更换,不作交接处理,老业务员一走了之,后来接任的人员对前面的应收账款不进行催收,大量增加了货款的流失。
9
5.仅在财务系统中设置应收账款辅助明细账
虽然有财务与业务的单向接口,并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有关数据,但应收账款数据基本由手工录入。在这种方式下,应收账款的设置主要是为账务处理服务,只有客户代码、客户名称、发票号、发票时间、摘要信息、金额等信息。利用财务系统中的应收账款辅助明细账管理应收账款是中国大多数企业通行的做法,该公司也是如此。
这种方式存在较大问题:
①事后管理。只有当应收账款正式形成之后,才进行管理。
②数据不全。系统没有客户管理模块,缺少客户资料,如联系方式和客户信用等信息,管理不便,无法区分应收账款是否超出客户信用期。
③信息滞后。从业务完成、开具发票、财务部门进行财务处理,到最终形成明细账,一般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
④数据不准。应收账款数据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到财务系统当中。 (二)H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
通过对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分类、整理,归纳出以下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
1.公司及产品的竞争力不足
当前几乎都是买方市场,公司在规模、技术、成本的某一方面都不具备绝对优势,无法与其它企业进行抗衡,导致其市场占有份额很小,而其生产能力却大于其市场占有份额,这样就产生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药品积压。为了解决药品积压问题,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又不得不做出了相应的让步,如药品试用期久一些、货款回款期长一些等等,使药品的应收账款从量上和时间上都增加了,随之公司应收账款多、回收不顺畅、资金短缺等等问题就接踵而来。
2.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法制基础也比较薄弱,再加卜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使得我国信用短缺现象大量存在,企业间的资金拖欠、三角债、坑蒙拐骗、呆账坏账等层出不穷。公司也存在经营者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信用短缺现象不够重视,在销售上仍存在着侥幸心理,未对客户资信情况做深入调查,就急于想和对方成交,这样做虽然账面上的销售额有所
10
攀升,但反而不会多赚钱,就是因为公司忽视了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所带来的风险。在利润率较低的今天,别说是坏账这个无底洞,就连货款拖延造成的资金成本,也同样能吞噬掉公司几个月的利润。
3.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①基础工作不健全。合同之所以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手段之一,就在于它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买卖双力一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受到法律的保护。正因为如此,对合同的管理就应该更加慎重、更加完善,但在公司内部不少逾期应收账款的后面缺少完善有效的合同协议,一旦因账款收不回而对簿公堂的时候,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
②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目前公司的是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当中,公司只注重销售额,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额;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卜升。对于这部分应收账款,公司既未要求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又未明确规定监督账款回收的部门,从而造成高销售额、低经济效益的局面。
③内部会计控制不严。《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各种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经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己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冲减坏账准备金;未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在实际工作当中,公司并非都严格按照准则办事,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及时清算,如前所述应收账款流失严重。如人事发生调动时,造成资产大量流失,也为经济犯罪提供方便。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不力,公司片区的相关销售人员态度消极,使得应收账款被拖欠时期超长,收回可能性减小。
4.应收账款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
对于一个比较小的企业来说,由于业务量小,应收账款的数量也较少,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控制是比较方便的。在一套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控制之下,通过手工或一些简单辅助工具,企业就能将应收账款管理得井井有条。但对规模稍大一些的如H公司来说,组织机构复杂,客户多,业务量大,如果管理手段落后,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将大打折扣。
用手工方式进行的应收账款记录和分析工作,不可避免的存在数据量大、计算繁琐、实效性差等弱点,经常是由于时间和工作量的关系而不能作进一步的细
11
化分析工作。企业是否有能力及时判断每个客户的欠款是否超过了信用期或信用额度、企业能否对每个客户的付款行为进行统计、分析?信用部门、财务部门及各个业务部门之间信息传递能否及时、准确,这些都迫切需要一种更科学的方法来及时、准确、有效的完成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会计核算系统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中应收账款管理系统软件是很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担负着管理客户、出库单、发票和收账过程的任务。可以开发出一套较好的与公司业务紧密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帮助公司进行应收账款的管理,利用计算机的特点,结合该公司的实际业务流程编制系统,可以有效的避免手工操作的诸多弱点,以达到科学性、高效性、准确性的目的,更圆满的进行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