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式》之《大调式和小调式》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
调式是音乐中音高关系的组织基础,特别是在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中,调式就显得十分重要。调式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大小调式是常见的调式形式。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调式的特性以及调式的多样性。了解什么是大调式什么是小调式,以及大小调式的类别
2、能力目标:掌握、分析、判断大、小调式 3、情感目标:了解大小调式的情感表现
三、教学重难点:1、大小调定义、特点,体会大小调的音响效果
2、分析判断大小调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大调式和小调式
1、调式定义:按照一定的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几个音构成的一个体系,并以某个音为中心,这个体系叫做调式。
2、调性:调式主音高度和调式类别的总称叫做调性。通常指调式主音高度或调式所具有的特性。如:大调式的主音是C叫C大调,小调式的主音是a叫a小调。 (二)授新
1、大调式:由七个音组成,其中主音与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的一种调式叫大调式。其稳定音I、III、V级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这个音程最能说明调式的色彩。大调式有三种形式:
①自然大调 是大调式的基本形式,其音阶结构如下: 例:C自然大调
大二 大二 小二 大二 大二 大二 小二 (教师弹奏音阶,学生感受,哼唱)
②和声大调 降低自然大调音阶的第VI级而形成,特点是第VI级与第VII
级音构成了增二度音程。其音阶结构如下: 例:C和声大调
增二度
降VI级
(教师弹奏音阶,学生感受,哼唱)
③旋律大调 将自然大调下行旋律的第VI级和第VII级音同时降低半音而形成,主音上行级进时相同于自然大调。其音阶结构如下: 例:C旋律大调
降VII级 降VI级
(教师弹奏音阶,学生感受,哼唱)
2、小调式:由七个音组成,其中主音与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的一种调式叫小调式。其稳定音I、III、V级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这个音程最能说明调式的色彩。
①自然小调 是小调式的基本形式,其音阶结构如下: a自然小调
大二 小二 大二 大二 小二 大二 大二
(教师弹奏音阶,学生感受,哼唱)
②和声小调 升高自然小调音阶的第VII级音而形成。特点是第VI级与第VII级音构成了增二度音程。其音阶结构如下: 例:a和声小调
增二度
升VII级
(教师弹奏音阶,学生感受,哼唱)
③旋律小调 将自然小调的第VI级第VII级音升高半音而形成。一般多用于上行,下行时多采用自然小调形式,将第VI级、第VII级音还原。其音阶结构如下: 例:a旋律小调
上行 下行
(教师弹奏音阶,学生感受,哼唱)
3、课堂练习:各种大调音阶练习(一个或两个升降号的调)
4、教师给出作品旋律,学生分析作品,判断大小调式(由自然大小调过度到和声大小调最后是旋律大小调)
5、拓展练习:欣赏大调、小调经典作品片段
6、课堂小结:师生一起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教师再归结下重难点 7、作业布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