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林下种养 拓宽增收渠道 ——记发展林下种养经济大户熊全刚
信阳市浉河区是豫南林业大区,全区林业用地16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达62%。我区为浅山丘陵地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同时我区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多种植物生长,植物种类丰富,分布极广,为实施我区林业建设、提升林业产业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区自2008年开始到2009年完成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象一夜春风催开了遍地林业产业的奇葩,极大地提高了林农和社会力量投资林业的热情,而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更是林业产业百花丛中的一枝独秀。我们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林业经营大户熊全刚同志发展林下种养经济的成功事迹。
做大做强森林经营
在我区推进林业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造林个体大户,他们通过承包或买断山林经营权,根据当前林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对林地采取综合开发经营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区林业产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迈进,逐步形成了我区高产出高效益的区域林业产业新局面。熊全刚作为林业经营大户中的一员,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山林开发,尤其是他能够抓住2009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通过林地流转和抵押融资,把经营山林的规模从6000亩一举扩充到28000亩,投入资金1200万元,从事杉木用材造林、茶园开发及油茶生态林营造等活动,效果十分显著。在做大做强森林产业经营的基础上,他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大力开展林下种植养殖活动,同样获得了成功。
因地制宜开展林下种植
新造林在前3-5年内不能达到郁闭程度,林间空隙大,通风透光条件好,加上林地经过翻垦,非常适合在林下间作一些植株矮小的作物。熊全刚在林下种植方面先择了中药材种植和食用菌栽培,在完成造林之后,立即套种射干、苍术和桔梗等中药材,共种植中药材3500亩;在植株相对较高株行距较大的油茶等林中进行食用菌袋料栽培,以黑白木耳和香菇为主,共栽培食用菌200多亩。实施林下种植,一方面克服林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缺点,在短期内创下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林下种植活动,加强了生产管理措施,减少了林间杂草野灌的滋生,改良了土壤结构,降低了病虫害及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其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合理开展林间养殖
利用林间空隙发展养殖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作用。如今走进熊全刚场区周围的林地,在油茶林地会发现几处养鸡场,在杨树林中可以看到用铁丝网围起来的羊群,在林地低洼处修整一新的水塘里有鱼儿翻腾的波光。在林间养鸡、养羊、养鱼,有天生的昆虫和野草,饲料来源不愁,无须专门管理,节省了养殖成本,动物们消灭害虫和杂草,排出粪便,客观上起到了抚育施肥和保护森林的作用。目前熊全刚林间养殖达到年出栏鸡接近10000只、羊3000余只、鱼4000公斤。
此外,熊全刚还独出心裁,把采茶制茶、花木种植、观鱼垂钓和休闲山庄等资源整合利用,开辟了森林生态观光旅游活动。当你沉醉在茶香里,流连在花丛中,随波光荡漾,临高台远眺,你不能不由衷地折服,为当代林业人的胸襟、品味和一往无前的创业精神。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