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0103010国际经济合作作业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0 10:55: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谈谈我国引进资本要素的现状及对策

一. 我国引进资本要素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93年起,我国利用外资一直处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遥居发展中国家之首。目前发展速度较快,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但分析我国目前利用外资规模尚未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标准。中国利用外资规模小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的内需不足。当前利用外资的主要问题分析有:

(一)利用外资闲置了内资

近年来,虽然经过数次降息,现又已开征利息税,但估计大量闲量的内资储蓄转化为经济建设的投资数量不会很大。因为我国目前金融体制改革滞后,资本市场不发达,缺乏这种转化的畅通渠道。其次,我国外汇储备也急剧增加,目前已达到1500多亿美元,超出国际公认合理标准的两倍多

(二)对外资的优惠待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系逐渐确定的今天,外资优惠政策在整个改革和市场经济体系中就显得不适应了。它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使国内企业,尤其国有大中型企业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给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如税收优惠,价格优惠和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优惠等。

(三)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

我国利用外资投向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12省区,中部和西部所占比重小,加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外资投向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合理,表明我国通过利用外资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实现,相反却加大了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

(四)引进外资技术含量低,消化不足,重复引进现象严重

当代经济竞争,已从资本实力转向技术实力,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这也是我国引进外资的核心。但优惠政策对中小资本直接投资有极大的吸引力,造成来华投资大多数是中小外商,其技术实力不强,资本又有限,往往着眼短期的加工项目,技术含量低;属于技术含量高的国际先进技术的大项目不多

(五)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管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

1、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我国国有企业在与外商合资时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低估甚至不估;

中方往往只按帐面净值折算入股,或只评有形资产不评无形资产,造成我国国有资产大量

流失。

2、 偷漏税现象严重:一些不法外商利用我国法制尚不健全,采取高价进原料、设备,低价出

口成品逃避税收,使企业应上缴国税和中方应分享的利润转移到外商手里,造成企业虚亏实盈的局面。

二、当前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一) 应先利用好内资

从当前我国投资、储蓄和外汇储备来分析,均没有大量利用外资的必要。要利用外资首先要利用好内资。为此,要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加速银行商业化进程,健全资本市场,尤其是

证券市场,增加金融产品种类,扩宽储蓄转化投资渠道;应允许私人以基金会的组织形式参入金融活动,增强市场活力,充分利用好内资。 (二) 实行市场一体化原则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竞争经济,各参与主体应机会均等地参与公平竞争。优惠待遇、超国民待遇,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使各参入主体不能均等地按统一市场价格取得生产要素和出售商品,并公平地承担各种税负,一个法制健全、稳定、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远远超过短期内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三)按我国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改变目前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状况今后利用外资都应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投向。

1、引进外资,要着重于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应大力引进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如电子、机械、仪器仪表、工业设备、医药、建材等。

2、引导外资投向农业、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投资于化工、机械、汽车等支柱产业,计算机、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和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

3.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

4.加快中西部的引进外资工作一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改善其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评估与监管

(五)为启动内需,目前可考虑实施投资减免税的优惠政策

投资减免税是世界很多国家采用启动内需,鼓励投资,促进消费,加速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措施。

结合我国现实,谈谈我国劳动力要素全球化合作的现状

一、我国劳动力现状:

1.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截止2003年底,中国总人口达12.9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1%,2006突破13亿。作为人口大国,劳动力供应量大是必然的。由于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每年在城镇有1400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尽管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将控制失业率列入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就业与再就业始终成为政府与民从关注的焦点。失业规模规模逐步增长,隐性失业随着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日趋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向非农业、向城市转移的压力越来越大,还有不断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加入劳动力市场。未来十年,中国需创造3亿个新就业岗位,才能弥补农业和国有企业流失的就业岗位,这远远高于中国目前的就业创造能力。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与结构性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解决,劳动力市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供大于求的,今后一段时期,劳动力供给仍处在高峰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相当严峻。

2.廉价的劳动力:中国人13亿人口,中国的农村还有5亿劳动力,其中有1亿多需要转移到城市。这样一个非常庞大的劳动力“后备军”本身就会对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产生压力,劳动力市场不可能提高的很快,使劳动力长期保持价格优势。

二、我国劳动力要素全球化合作的现状:

1.对外劳务输出持续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对外劳务输出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向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对外经济援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带来国际劳务市场规模的增大,全球劳务人口流动频繁。中国的对外劳务输出行业也在走出去发展战略影响下,业务取得较快发展。

2.劳务输出行业多样化,发展不均衡:我国外派劳务输出的主要以制造业、建筑业、农牧渔业、交通运输业为主的传统行为,所占比例较大,约为75%。 3.市场分布多元化

中国对外劳务输出不断发展和扩大,,市场分布日趋多元。劳务输出市场已拓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传统劳务市场是中东市场,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相继向非洲、东南亚、欧洲、拉美及北美等一些劳务市场拓展。

结合身边现实,任意选择一种要素进行案例分析

广东大亚湾核是我国引进国外资金、设备和技术建设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位于深圳市东部大亚湾畔,总投资40亿美元。大亚湾核电站于1987年8月,按照中央决定的\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合资经营\的模式开工兴建于1994年投产,经过5年多的运行,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同行所公认。这是经历届领导者、全体员工、承包商及外国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也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并加以吸收、发展的良好实践。

在我国,核电站的运行及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大亚湾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参照外国电站模式,建成了这座百万千瓦的核电站,1997年7月1日,大亚湾核电站提前两年由中方人员接赍外主担任厂长,在自主管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同时通过有计划地培训和技术转让,大亚湾核电站站大修自主化的比例从第一次大修的不足50%上升到1998年大修的97%,外籍专家人数民从1994年的96人下降到目前的5人。在五年多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大亚湾核电站站不仅广泛吸收了国际间的良好经验,充分发展了我国工业管理的成功作法,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培养自己的核电人才,保证广东核电乃至中国核电工业发展的需要。为今后我国发展核电事业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

通过本案例可以看出,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资金等技术要素时,要考虑到国外的管理方法是科学的,但需要结合实际,适应国情,为员工所接受,国外的技术是先进的,但需要消化吸收,掌握运用,成为自己的东西,国外的专家是优秀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取长补短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谈谈你对国际股票投资的认识

国际股票是指在股票的发行和交易过程,不是只发生在一国内,而通常是跨国进行的,即股票的发行者和交易者,发行地和交易地,发行币种和发行者所属本币等有至少一种和其他的不属于同一国度内。这个概念揭示了国际股票的本质特征,即它的整个融资过程的跨国性。

国际股票投资包括让境外投资者直接购买本国上市或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以及本国投资者利用海外存托凭证获得对非本国公司股票的所有权。

国际股票的类型:

1、在外国发行的直接以当地货币为面值并在当地上市交易的股票。如我国在香港发行上市交易的H股,在新加坡发行的S股,在纽约发行上市的N股。

2、以外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但却在国内上市流通的,以供境内外国投资者以外币交易买卖的股票。我国上市公司发行上市的B股就是这类股票。

3、存托凭证(DR)是指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主要以美国存托凭证(ADR)形式存在。

4、欧洲股票是指在股票面值货币所在国以外的国家发行上市交易的股票。

搜索更多关于: 0103010国际经济合作作业答案 的文档
0103010国际经济合作作业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zieq244cy4bptb10ly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