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4.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动物必须头脑灵活,随机应变,只有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生存下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很多动物也因此苦练生存技能。动物们只要提升了生存技能,就能战胜复杂多变的自然世界。它们只要强大起来,就能避免成为其他动物的口中餐。非洲大草原像天空一样辽阔,草原上充满了活蹦乱跳的动物,但是对于弱小的动物来说,这里没有它们的生存之地。
①提升了生存技能,也不一定就能战胜复杂多变的自然世界。
②
③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动物们只要??复杂多变的自然世界”表述太绝对,不符合自然规律,可将关联词改为“即使??也??”。“但是对于??生存之地”不符合事实,这里也能够生存弱小动物。
【答案】②它们即使强大起来,也未必能避免成为其他动物的口中餐。③对于弱小的动物来说,这里也有它们的生存之地。
语言表达准确,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注意辨析同义词,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
2.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
- 9 -
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
怎样才能使语言表达更准确
准确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能力,下面我们具体、系统地分析下,以便考生对此有一个充分的理解:
1.准确要求符合特定的情境。 例如: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其中“扶”“失”字用得相当准确。“扶”字把“轻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用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2.准确要求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 3.准确要求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口语、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时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
4.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
例如:有一个贝壳迷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收集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
“收集”用得不准。句中有“花了几十年的心血”,找寻的程度应该很高,所以,用“搜集”才准确。
又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更”字用得准确,写出了诗人越走近家乡,越是担心家里的变故超乎想象的惶恐心理。能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
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
易错点5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5.【2015年高考安徽卷】某城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交友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请带他们拟定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
- 10 -
【错因分析】鲜明、生动是语言运用的高层次要求,注意题干的要求,“紧扣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否则就容易失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郊游放飞青春梦,合作凝聚团队魂。 示例二:让我们在自然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本题要求拟写标题,那么考生就要知道拟写标语题的注意事项,一般要了解下面的“五要”:
一要符合答题者身份特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实用价值。 二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
三要有层次感,让人一目了然,突显主题,将要突出的内容放在中央,让对方一看就能看出主题是什么。
四要有鼓动性,让人有兴趣了解、参与;多用谦和的语句,让人们感到亲切、随和,心理上易于接受。
五要能揣摩对方心态,让人们知道自己能在此找到自己想要的。 做到这几点,基本上就能掌握类似题型的答题要领,可以举一反三了。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87岁的山东莱阳老人李世富用25年时间,只身一人在山上种了10万余棵树。人们因此尊称他为“山魂”,李世富摆手说自己充其量叫“小山”,是大山的儿子。
某电视台得知此事,要对老人进行采访,请为记者写一段采访前的开场白。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80个字左右。
- 11 -
【答案】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这么一位老人,他用25年的时间栽下了10万余棵树,就是想让后世子孙能够永享清凉。这位老人就是被称为“山魂”的87岁的山东莱阳的李世富。
怎样才能使语言鲜明、生动
一、鲜明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本考点一般出现在概括、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语言鲜明呢? 1.精确选用词语。
在选用词语方面,尤其要注意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态度。还要注意感情色彩词语的选用。在表达时,自己不同的态度与感情,可以通过选择词义的褒贬来实现。感情色彩鲜明的褒贬义词语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强烈的效果,增加语言表达的鲜明特点。表达时如果能做到色彩鲜明,则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特征。因为颜色可以给人以最快的刺激,也是最富有感情的外在形象。
2.恰当选用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句式的变换,一定的句式表露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产生新的变化。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