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李堡小学 马 朝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学法,说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精心解读说教材
《比的基本性质》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5到48页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学习领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了比的意义,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同时为以后学习比的运用和比例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教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共安排了2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回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再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学习比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基于上述我对教材的分析和精心解读,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进行科学的验证,培养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
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难点:分数比和小数比的化简比。 二,精心研究说学生
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从单纯的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精心分析说学法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游戏,动手实践等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仅学会了知识,同时习得了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精心设计说过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课教学我共设计了4个环节,夯实基础,引入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多层练习,巩固新知——自我总结,完善新知。
1,夯实基础,引入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因此,新课伊始,我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采取直接提问的方式,你还记得什么是比?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性质吗?比和除法,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两个知识学习新的知识-比的基本性质,从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入手,为学生类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使学生感受事物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知识的迁移规律。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课标指出,学习数学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本课学习我共安排二个层次的探究活动。
第一层次:举例说明比,除法,分数的关系,出示6:8=6除以8=6/8=3/4,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演变过程,比变成了除法再变成了分数,接着提出猜想,既然比和除法和分数有密切关系,除法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有基本性质,比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引导学生猜测),接着验证猜想,出示
6除以8=(6÷2)除以(8÷2)=12除以16
6:8=(6÷2):(8÷2)=12:16 6:8=(6除以2):(8除以2)=3:4
6除以8=(6除以2)除以(8除以2)=3除以4 引导学生得出比跟除法有同样的规律。
再次验证,刚才我们用比跟除法的关系验证了比具有跟除法商不变一样的性质,那么怎么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研究比中的规律呢?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反馈,得出结论,根据2次的验证过程,请同学们说一说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次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反馈,最终得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最后对定义进行辨析,寻找关键词,画出关键词,如同时,相同,0除外。
第二层次: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师出示例1,先让学生读题,寻找数学信息,如国旗长15厘米,宽10厘米;长180厘米,宽120厘米。接着学生写比,写出长和宽的比,然后化简比,先求出比的前项与后项的最大公因数,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所得到的比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过程就叫做化简比。
学生独立完成另一面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你同时除以了几,所除这个数是180和120的什么数?
然后出示例2第二小题,比较这两比跟之前化简比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这是分数形式的比和小数形式的比,刚才是整数形式的比,因此提问,还能去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吗?不能。如1/6比2/9,先求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分子同时乘以最小公倍数,所得到的结果是最简单整数比。小数的呢?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把整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提出问题并思考,当一个比的前后项不是整数比时,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引导学生得出先要把它化成整数比,再将整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两个层次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从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学过渡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也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新的学习理念,学生亲身经历了化简比的过程,体验到运用结论解决问题的乐趣和快乐。
3,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的功能是为了及时巩固和复现知识,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把新课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本课我共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是基础性练习:通过课本46页的做一做,及时巩固比的基本性质
第二层次是变式性练习:通过设计判断题,如判断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
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通过辨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第三层次是拓展性练习:通过课本48页的第六题,加深理解,发散思维。
第三层次是课外练习:课本47页第三题,进一步巩固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4,自我总结,完善新知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的教学历程,想一想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难问题。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新知,将新知纳入到他已有的知识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把数学学习看作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学生认为数学好玩,才能学好数学!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