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关于加快实现城市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政策,有利于促进长沙市住房货币化分配进程,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住宅消费需求,改善人们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带动众多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内需,刺激消费,促进长沙经济的发展。同时,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且项目当经营收入下降5%,项目投资增加5%时,仍有较好的经济指标,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从经济角度分析,本报告认为项目是可行的。该项目建设对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长沙市的城市形象,带动长沙市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项目概况
本地块位于长沙市芙蓉区内,具体为浏阳河以东200米,东临汽车东站,远大路与农园路交汇处。项目案名:恒大江湾。
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符合长沙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是长沙市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面貌的需要。该项目的建设对实现城市发展战略、推进城市提质扩容是有帮助的。
(2)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完善芙蓉区尤其是浏阳河风光带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有利于加强城市总体功能,促进土地升值,繁荣市场经济,进一步促进该区域城市次中心地位的提升。同时,该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保障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
(3)在开发过程,发展商应当借鉴目前竞争楼盘的优点与缺憾,深入研究即将开发的大面积项目的发展趋势,集中定位,取长补短。项目产品本身(户型、外立面、风格、花园等等)要根据目前芙蓉区的市场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市场竞争加剧,在营销策略和营销推广上,应建立“长沙市房地产第一方阵”之品牌形象,全方位提升项目的竞争能力,实现恒大江湾的品牌价值。
(4)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恒大集团知名度和社会信誉度,提升企业形象,提搞企业的经营效益,壮大企业实力。使恒大房地产在长沙更能根深蒂固,为以后的发展做铺垫。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项目的启动既能缓解芙蓉区市民居住需求又能让恒大品牌在长沙更入民心。使得项目既能赚钱又能赚名声可谓双赢。因此有必要开发此项目。
[3]
3
2.2 项目合理性
(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本项目的建设可促进芙蓉区域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发展,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2)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长沙市总体规划,较好地贯彻了市政府加快中心城区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有利于完善浏阳河风光带的设备措施。
(3)该项目建设对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提升长沙市的城市形象,带动长沙市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项目启动的各项基础条件已具备,项目的各项优势明显,具有投资稳定,风险小的特点,既符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又能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机会效益,因此该项目可行。
3 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通过对长沙房地产的市场区域分析,根据区域经济能力与住房需求量来估算
项目价格定位的合理范围。
3.1 宏观经济概况
中国告别了高增长的经济现实,曾经风起云涌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一轮持续严厉的调控之后,也放慢了前进的脚步,理性思维改变,调整和转型已经成为现实的逃避“世界末日”房地产行业出最好的方式。楼市调控后,从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基础上一个温暖,房价也涨的最后的声音,不排除后期推出的更为严厉的措施巩固调控成果。从长远来看,以合理的控制和房地产业优化理性的趋势下,将不会改变。回首2014年,全市实现781十亿人民币的GDP,同比增长9.6%,比上年同期,人均GDP达到15541元,在全国中国大陆城市GDP排名排名第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十亿人民币,同比增长比上年同期增长19.2%;城镇居民11009元中,3972元,同比增长10.5%和15.1%,农民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74.27十亿元平衡,53.19十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8%和15%的贷款余额。三产业构成比25.4,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4.8%。回首2012年,长沙楼市进入温和,稳定的由慢了触底反弹的全年走势。早期的“倒春寒”,冷清开局,传统的“红五月”不红火,“金九银十”也是成色不足,而房地产市场在全国的结束,说商业的恐慌情绪蔓延买家住房供应和“稳定”让长沙楼市低估迹象显露复苏、楼市逐渐回暖。不过,考虑到稳定的监管政策和市场库存仍高,尽管复苏的趋势出现交易预计在房地产市场反弹不会有太大的空间,明年调控力度将是更严格。在2012年全市(含三县)房地产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