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2年中考语文精析系列襄阳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6:24: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2年中考语文精析系列——襄阳卷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看荆楚翻天复地,数襄阳涣然一新。

【答案】“复”改为“覆”;“涣”改为“焕”。(改正一字0.5分,书写1分,共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先根据具体的语境来改正错别字,然后工整、规范的抄写在田字格中即可。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自古以来,襄阳既是文人墨客荟萃( )之地,又是英雄豪杰辈出之所,众多优秀人.物在这里书写了浓墨重( )彩的一笔。 .【答案】cuì;zhòng(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汉字写拼音的能力。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来拼写拼音即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襄阳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 .... B.在任何内忧外患面前,中华民族都表现出艰苦奋斗的英雄气概。 ....

C.襄阳学子张文驰高考前为救福建小男孩无偿捐献骨髓,真叫人赞不绝口。 ....

D.在中部崛起过程中,襄阳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如今的发展已是生机盎然。 ....【答案】B(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艰苦奋斗: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市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D.当我们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执着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答案】D(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A、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B、前后矛盾,去掉“会不会、能不能”。C、用语矛盾,去掉“不断”。

5.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限18字以内)

【襄阳汉江传媒网消息】记者获悉,19岁的襄阳姑娘张丽婷已经入选中国女子篮球国家队备战伦敦奥运会的16人大名单,并于昨日抵达美国,准备即将开始的热身赛。

张丽婷的父亲张庆林告诉记者,目前张丽婷的状态很好,她的实力也得到了教练的认可。原计划张丽婷要随国奥队来我市参加“奥星粮油杯”国际青年女篮四国挑战赛,但因备战奥运,此行只能作罢。张庆林说,张丽婷对此次不能回家乡比赛感到十分遗憾,她表示将努力训练,争取代表国家队参加伦敦奥运,在世界赛场上为襄阳增光添彩。

【答案】襄阳姑娘张丽婷赴美备战奥运 或:襄阳张丽婷入选国家女篮大名单备战奥运(2分)(如果答:襄阳张丽婷入选国家女子篮球队大名单 或:襄阳张丽婷入选国家女篮备战

奥运大名单 仅得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拟写新闻标题时注意到“人物、具体的情节”即可。

6.名著阅读。(2分)

经典名著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同学们爱读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因为这部名著被誉为“ ”,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 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答案】昆虫的史诗(1分);生命(1分)。(共2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乏心系天下的仁人志士:面对民生疾苦,杜甫袒露出“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面对危急情况,诸葛亮表现出“ , ”(《出师表》)的勇敢担当;面对国土沦丧,辛弃疾展现出“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雄心壮志;面对生死抉择,文天祥显现出“ , ”(《过零丁洋》)的正义凛然。这些古仁人,以人格魅力永留史册,为后世景仰。

【答案】(1)夜阑卧听风吹雨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背诵、默写的能力。默写1句时,注意“阑”这个字,理解默写2时抓住一些关键句子即可。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古城襄阳,如今已有18.2万志愿者,在贫困人员家中,在孤寡老人床前,在失学儿童身后,在公益活动现场,他们用有力的臂膀撑起弱势群体的天空,用温暖的双手焐热无数冰封的心灵,他们崇尚奉献的志愿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你我。于是,你想和同学们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你对大家说: 。(2分)

【答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献出爱心,为城市增添温暖好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有称呼,语言得体、理由充分、意思相近即可。 9.为推进“文化襄阳”建设,我市从2012年开始,每年四月集中开展“书香溢襄阳”读书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同时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续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他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拟出了标语的前半句,请你续写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2分)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会感到一时的快乐,我们常常会心一笑;而经常性地读书则会让我们一辈子都从中获得很多益处,真正领略“读书是福”的意境。

标语:读好书一时快乐, 。

【答案】好(常)读书终(一)生受(获)益。(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续写句子的能力。结合前半句的语境以及字数等方面的要求

来续写即可。

【设计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2分)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书香溢襄阳”读书知识竞赛 活动三: 活动四:

【答案】示例:①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②举办“名著在我心中”读书演讲会;③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④出一期“我与名著共成长”墙报(黑板报)。(2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只要围绕“活动主题”来设计活动形式即可。

【仿写表达】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己见,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2分)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 , ;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答案】示例:读书,让我们拥有崭新的发现;读书,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例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时注意句式的一致、词性的相对等方面的细节即可。

【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

【答案】读书要有所选择(1分),应选择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来读(1分)。(共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材料内容的能力。根据“读书的选择、读书的兴趣”来探究即可。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10-11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

10.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 ”字用得好,妙在: 。(2分) 【答案】“卷”(1分);“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根据诗歌的感情基调来谈哪个字用的好以及运用的好处。

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案】(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分)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分)。(或按字面意思理解也可,共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结合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爱国情感来理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的含义即可。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蒙乃始就学 .(2)不敢稍逾约 ..

【答案】(1)于是,就。 (2)超过约定的期限。(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搜索更多关于: 2012年中考语文精析系列襄阳卷 的文档
2012年中考语文精析系列襄阳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zphe8ss4q3cwgi88zu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