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版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测试题(I卷) (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4:17: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轨道摊铺机铺筑 E:碾压混凝土铺筑

10、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原则包括成本最低化原则和( )原则。

A..成本管理科学化 B.全面成本管理 C.成本责任制 D.成本管理有效化 E.成本管理数量化

三、案列分析题(共5题,每题24分)

1、某高速公路N合同段路基工程施工,工期18个月,其中K23+200~K32+200路段以填方为主,合同段附近地表土主要是高液限黏土(液限值在38~49之间),在较远地带分布有膨胀土、沼泽土、盐渍土、有机土、粉土、砂性土等。出于控制造价的考虑,业主要求就地取材。为此,施工单位针对高液限土填筑路堤做了试验路段,以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松铺厚度等指标。场地清理完毕后,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放样,动力触探,并绘制出横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后开始填筑路基。

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试验路段提供的数据指导施工,经过2个月的填筑,发现按试验路段数据控制施工,施工周期K(每层的填筑周期超过5d,在雨期,填筑周期达到15d以上),无法满足工期要求。业主在了解情况后,书面要求监理工程师指示施工单位在半个月后变更路堤填料,经过现场考查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选择了粉土与砂性土两种路堤填料,施工单位随即组织施工,在路堤施工中,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cm左右;碾压时,采用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的方式进行碾压。

由于变更后取用的路堤填料需增加较长运距,而在合同中没有该变更的价格,整个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了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 【问题】 1.背景资料中所列土壤类型,哪些不得用于填筑路堤?哪些须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填筑路堤?

2.指出施工单位在路堤施工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做法。

3.根据公路工程变更后合同价款的确定方法,结合背景资料,填料变更的变更价款应如何确定?

4.施工单位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时间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说明理由。

2、某预应力工型梁桥,大桥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即进行台背回填。该桥台高9m,桥台地基为微风化砂岩。为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施工单位将台背回填作为分部工程,下设挖台阶与填土两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台背回填前,进行了挖台阶施工,自检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但驻地监理工程师临时外出开会,考虑到地基为砂岩,强度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台背填筑,等监理工程师回来后补办手续。

台背填筑时,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粘土作为台背填料,并对进场的填料进行检验,在桥台上绘出每层填筑的填厚线位,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填筑,分层松铺厚度30mm,用夯压

第 5 页 共 10 页

机械进行夯实,每层夯实完工后进行自检并照相,并对每个桥台单独建立了技术档案。 问题

1.指出施工单位质量评定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2.地基处理的验收是否符合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定?说明理由。 3.指出台背填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通车后,该桥台最易出现哪种病害?

3、某桥梁工程由某公路建设工程公司中标承建。该桥梁下部结构为轧.2m钻孔灌注桩, 上部结构采用悬臂法施工,如图4所示。

图4 桥粱结构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为确保材料质量,工地试验室对供应商送至项目部的砂、碎石进行了取样试验,质量满足要求后确定了地材供应商。

事件2:施工中,根据灌注混凝土的实际情况,项目部及时采取了相应措施。 (l)考虑灌注时间较长,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为避兔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0-15cm。

(2)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导管的深度为1.2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为1.5m。

(3)当灌注到27m时,导管挂在钢筋骨架上,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直到完成。养护后经检测发现断桩。 事件3:项目经理部决心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搞好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做了包括如下环节的工作。

(1)项目经理部由总工程师组织进行了技术交底; (2)项目部接受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的桩住后,及时复测,将复测结果报勘察设计单位批准。

事件4:施工单位为本桥配置了以下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反循环钻机、混凝土高压泵、混凝土搅拌站、塔吊、栽人电梯、悬臂式掘进机、架桥机、预应力张拉成套设备、爬模设备、钢模板、钢护筒、挂篮设备。

事件5:台背填筑时,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粘土作为台背填料,并对进场的填料进行检验,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填筑,分层松铺厚度20cm,用夯压机械进行夯实,每层夯实完工进行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回填下一层。 【问题】

1.事件1中,工地试验室的砂、碎石取样试验方式有何不妥?请指出并改正

第 6 页 共 10 页

2.事件2中,请指出采取的三条措施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 (逐条回答) 3.事件3中,项目经理部工作有不妥之处,请改正

4.事件4中,根据示意图,说明施工单位配备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分别用于本桥哪些部位的施工?哪些设备不适用于本桥施工?

4、某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其初步设计已经完成,建设规划和筹资也已落实,某300人的路桥建设公司,凭借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雄厚实力,以及近5年来的优秀业绩,通过竞标取得了该项目的总承包任务,并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开工前,承包单位作了详细的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包括:

①、工程概况(包括明确工期、质量、安全目标及技术规范和检验标准等); ②、人员、物资、机械物资动员周期及进场方式;

③、拟定有效的施工方案,选择适当的施工机具和施工方法。尤其对施工任务中长度为3500m的隧道工程制订了详细的施工方案; ④、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⑤、冬、雨期及农忙时节的施工安排 ⑥、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

⑦、反应所采用的施工方案合理性的技术(如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工程管理曲线,分项工程进度计划等)。 问题:

(1)此工程由该企业承包是否可行,为什么?

(2)施工企业的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的内容有无不妥,为什么? (3)如果指定某项目经理部负责该工程项目的建设,请说明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方法与步骤?

5、某城市的公路改建项目,业主为了控制工程造价,与设计方详细研究了各种成本控制措施,要求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促进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尽可能地以最低的成本达到设计要求。施工方在面对业主提出的要求后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案,降低材料成本,提高机械利用率,以降低施工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问题:

(1)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2)为什么降低材料成本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哪些?

第 7 页 共 10 页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D 2、A 3、C 4、【答案】:C 5、B 6、C 7、A

8、答案:B 9、【答案】C 10、D

11、正确答案:C 12、正确答案:C 13、D 14、C 15、【答案】D 16、正确答案:A 17、【答案】:D 18、正确答案:B 19、C 20、【答案】D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2个符合题意)

1、正确答案:B,E 2、【答案】:ABCD 3、ACD 4、ACD

5、正确答案:A,C,E 6、答案:A C 7、A,B,C 8、CDE

9、正确答案:A,D

10、正确答案:A,B,C,D

三、案列分析题(共5题,每题24分)

1、1.沼泽土、有机土不得用于填筑路堤;高液限黏土、膨胀土、盐渍土须经处理后才能用于填筑路堤。

2.“采用一层粉土,一层砂性土交错分层水平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2cm左右”错误。正确做法: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0.5m。 “碾压时,采用纵向分行进行,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的方式进行碾压”错误。正确做法: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曲线段宜由内侧向外侧的方式进行碾压。

3.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

4.不符合相关规定。因为按照规定,工程变更发生后,承包人在工程变更确定后14天内,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承包人在确定变更后14天内不向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时,视为该项设计变更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更。

2、1、施工单位质鼍评定中的错误做法:施工单位将台背回填作为分部工程,下设挖台阶与填

第 8 页 共 10 页

2019版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测试题(I卷) (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zrwd9rt2m6tck19hpxv8jj329nz0t003nl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