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阿衣努尔-微课在新疆学校的应用探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7:21: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微课并非是单一的课程讲解,其开发的是一个微课管理程序包。其为学习者提供的不仅是课程,还包括课程讲义、课后巩固练习等辅助性学习资料,同时其还可以建立学习者反馈评价机制,便于开发者改进。因而,微课涵盖的是一个结构开放、便于沟通交流和改进的系统,通过学习者的不断反馈,微课会进行动态性的改进,不断的探寻学习者的需求,同时不断的完善微课设计。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微课体现了其动态的改进性,能够不断的在反馈、改进中实现微课设计的完善。

2.4微课教研异于常态

微课的教学研讨可以不受场地的限制,在办公室或者其他场所和平台都可以,但是微课观察和研究的目标主体是教师的教,对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只能做出推理和猜测。所以微课教研的目的主要是助力教师完善教学设计和方案、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2.6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较强

因为微课一般先制作、研讨、评价,后发布、使用、推广,授课教师没有失败的担心心理和来自他人的主观压力,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更加有针对性。

2.7情景丰富,易于接受。

微课在设计过程中,会尽其所能的将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和知识应用融入到微课中,通过真实的情景、具体的形象以及生活经历,使得微课极具代入感,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容易了解、掌握其在工作生活中的作用,应用的了解又能进一步促进其了解、掌握原理。比起传统的课程,其现实生活的代入感使得微课更能够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者掌握原理,学会应用。

3、微课的意义

3.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3]

传统的学习是老师对所有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重点,学生接受同质化的教育,然而学生的兴趣点和理解能力不同,需要特别讲解的内容也不同,因此,传统课程永远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求知欲的所有要求。而微课的设计多元化,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需要掌握的部分重点难点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微课为学生提供了按需学习的介质,能够按照个人特征进行学习,使用微课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自主巩固知识。

3.2运用多媒体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微课可有效攻克难点、重点,并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微课是有效的课后学习方式。突破时空限制,真是呈现实验过程,展示微观世界,顺利排除教学障碍。化学教学中的微观世界和很多微观物质,仅靠教师讲述,学生很难理解,但如果能借助微课视频,形象直观地把微观物质和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既能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还能降低理解难度,使微观教学收获事半功倍的成效,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展望

虽然我国正处于微课发展的初步阶段,对微课的认识理解尚未统一、资源建设尚未成型、应用研究尚且零散、评价模式尚不完整,微课组织化、系统化、规范化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微课教学是现代教学的潮流,在现在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与智能终端等新方式是人们每天时时刻刻接触的,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微课教学从比赛为导向转变到应用为导向是今后的必然之势。若将微课教学运用于课堂,运用于人们的生活,是微课发展之路,更是微课的意义所在。

我们学校教学条件比较落后,通常没有现代教学标配的实验室、图书馆、资料库及多媒体室紧缺等。而初、高中课程中物理、生物、化学、地理都有较多的实验、动手课程,特别是化学、物理课,不经过实验学生无法切实了解物质性状和现象,死记硬背的物理和化学公式在应试过后容易遗忘。因此,教师利用微课以视频模式记录实验过程,配以实验讲解,在教学中再辅以实验材料

[7]

[4]

[6]

[5]

展示,即可真实且重复还原实验,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作为高中化学老师我的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体验、探究,去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若将微课教学运用于课堂,其教学质量会提升,并能有效利用时间让学生在最短时间直观的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的消化。运用于人们的生活,是微课发展之路,更是微课的意义所在。相信新疆双语学校也会慢慢普及微课时代,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武威,黄宇星.微课程技术创新教学理论与方法的重要突破[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2).

[2]陈明,戴乐梅.论高中化学微课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148-149.

[3]路瑰赞.高中化学微课设计与应用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2015. [4]王玉国.试论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84-85.

[5]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6]魏亮.走进微课程[N].基础教育课程,2013(2).

[7]黄婧.基于应用导向下的我国微课发展研究[J].学科探索,2016,34(3).

[8]王培赟.如何利用“微课”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J].教学研究,2016(15).

[9]李巍.关于微课设计的几点思考[J].2016,03:129.

[10]董丽丽.基于微课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J].读与写杂志,2016,13(5):133-134.

[11]刘名卓,刘名海,王煜琴.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5):46-53.

[12]罗晓.国内外微课资源管理平台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626-630.

阿衣努尔-微课在新疆学校的应用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zz258mdj97yogl1itk20zdc523xwm00i2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