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桐城师高等专科学校 倪志明
摘要:乡村的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自然生态性和乡土人文性,是幼儿生活
学习的重要资源。乡村幼儿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样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利用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建设适应乡村幼儿发展需要的幼儿园课程,以促进乡村幼儿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乡村幼儿园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发展乡村幼儿教育,需要根据乡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乡村的资源,为幼儿教育提供丰富多彩的容和良好的保障条件,以促进乡村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乡村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和特色资源,往往是城市所不具有的,发掘这些资源的课程价值,加以开发利用,能够给乡村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带来丰富的容和形态,也能很好地适应乡村地区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
一、乡村幼儿园环境与资源的特点
乡村幼儿园地处集镇与农村地区,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
自然生态性。乡村幼儿园地处乡村,其周围就是广大的农村,
农村地区长久以来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依靠自然生态环境的资源生产农业产品,因此乡村地区的环境多数保持着自然生态性。有着广阔的原野、茂密的森林、清清的河流,还有着鸟语花香、四季变化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生态性的幼儿园环境不仅仅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是幼儿园课程自然生态资源的源泉。
(二)
多样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乡村差异很大,正所谓“十里
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而且差异巨大。乡村幼儿园地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拥有着不同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有的幼儿园地处平原地区,拥有广阔的原野和发达的村落;有的幼儿园地处江南水乡,湖泊纵横,河网密布;有的幼儿园地处山区,丛林茂密,动植物丰富;而有的幼儿园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乡村人口居住分散,即便是同一地区,其环境多样且差异也很大,这为幼儿园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提供了条件。
(三)
乡土人文性。乡村幼儿园虽地处乡村,但乡村在成百上千年
的发展中往往传承下来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文物古迹、特色物产、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生产和生活经验。这些人文资源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的生命。这些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得乡村不仅仅具有自然生态性,更具有乡土人文性。儿童在丰富的乡土人文性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不仅仅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更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丰富的生活资源,为幼儿园开发乡土课程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 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
乡村幼儿园地处乡村,尽管其社会文化资源没有城市丰富,但在自然资源、乡土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方面却特色鲜明,丰富多样。
(一)乡村的自然资源。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乡村,各种形态的地形地貌,山丘、小河、水塘、湖沼一应俱全;一年四季的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植物种籽常年不断。这些丰富多彩的资源只要开发利用得当,就能成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具体来说,乡村幼儿园拥有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主要有:①自然性的地形地貌,如山河湖海、水塘沙洲、山丘田野等;②自然时令资源。如四季变化,节气环境、气温气候等;③自然的动植物资源,如花草树木、禽鸟鱼虫等;④自然物产资源,如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等。
大自然就是活教材,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乡村幼儿园教育的主要课程
资源。地形地貌资源是乡村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有利资源,乡村的体育活动器材往往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无力购买,但是乡村拥有城市所没有的地形地貌,可以利用山丘、河谷、和广阔的平地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动植物资源是幼儿认识自然世界,探索未知世界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资源;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等都是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而丰富的物产资源不仅是幼儿认识事物的重要对象,而且是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宝贵资源。大自然是乡村幼儿的欢乐之源。因此,乡村幼儿园教师应走进自然,挖掘身边的自然资源,积极引导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
乡村的社会资源
乡村幼儿园所处的地方不是集镇就是村落,有的集镇人口比较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有的幼儿园地处村落,社会资源相对贫乏。但是只要幼儿园密切与社区村落的联系,加强合作,集镇村落的社会资源都可以成为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乡村的社会资源容广泛,种类很多,主要有:①集镇、村落的各种组织、机构和生产生活场所,如商店、医院、银行、活动中心、图书室等;②集镇、村落各式各样的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如社火庙会、婚丧嫁娶、种植养殖、节日活动、民间游戏等;③集镇、村落的人力资源,如机关干部、民间艺人和专业人士以及幼儿家长等;④地方特色资源,如地方特产、特色产业、名胜古迹等。这些社会资源蕴含着丰富的课程价值,如集镇村落的组织、机构和场地能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提供广阔的空间;乡村丰富的特色资源能够使幼儿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而乡村的人力资源也能够为幼儿园的课程提供更大的便利等等。幼儿园充分开发利用这些社会资源,既可以建设起适应乡村地域特点和幼儿生活需要的课程,还可以为幼儿园课程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得课程更加本土化、生活化。
(三)
乡村的文化资源
乡村虽然地处边缘,文化资源较之城市相对贫乏,但是乡村也拥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特别是拥有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这给乡村幼儿园丰富课程容,开展乡土教育和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乡村通常拥有的文化资源主要有:①乡约民俗文化资源,如:婚丧嫁娶的规矩、节日生活习俗、饮食文化等;②历史文化资源,如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等;③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如童谣、民歌、民间故事、地方戏剧舞蹈、民间剪纸泥塑、特色建筑等;④ 方言文化资源,如各地乡村的地方话语、绕口令、顺口溜等。⑤民间游戏和体育活动,如“斗鸡”、“走高跷”等。乡村的地方文化资源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乡土人文特色,是幼儿园开发利用的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丰富幼儿园课程容和形式的重要途径。
(四)乡村幼儿教师资源
乡村幼儿园教师是乡村幼儿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尽管乡村课程资源比较丰富,但都是存在于乡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需要乡村幼儿教师去发掘开发与利用。“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①因此,开发利用乡村课程资源,需要乡村幼儿教师具备广阔的课程资源视野、开放的课程资源意识、较高的课程开发资源能力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经验。
乡村幼儿教师不仅仅是乡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重要开发者,更是幼儿教育的领头人,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幼儿园课程最关键的资源。特别是乡村幼儿教育观念相对旧,教育方法相对落后,课程单一,资源相对贫乏,要克服所有这些幼儿教育的不利因素,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幼儿教师要树立信心,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改革乡村幼儿园课程体系,开发利用丰富的乡村资源改造幼儿园单一课程,以促进乡村幼儿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