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配位聚合》复习提纲
1. 写出下列催化剂组份的分子结构式和缩写式:
三氯氧钒; (1) 三乙酰丙酮钴; (2) 二π-烯丁基镍;
(3)二甲基硅桥联苯并茚基茂基二氯化锆; (4)π-烯丙基三氟乙酸镍; (5)环烷酸镍;
(6)异丙基(茂基-1-芴基)二氯化铪 (7)亚乙基双(1-茚基)二氯化钛; (8)倍半铝;
2. 在Ziegler-Natta聚合中产品的分子量控制重要手段是什么,为什么不用温度控制?写出其反应式。乳液聚合中若温度一定,聚合物的分子量调节靠什么手段,能否用引发剂用量?试从动力学方程解释。
3. 试举一例说明立构规整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和路线,并讨论这种聚合物与性能的相互关系。
4. 活性中心浓度的测定有几种方法,活性中心是否缔合,如何判定
5. 与典型的Ziegler-Natta催化剂相比,Kaminsky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有何特色?有何缺点?为什么目前大家都在竞相研究Kaminsky 催化剂的载体化
6. 茂金属催化剂对烯烃聚合立体化学结构控制有何贡献?简述其应用的可能工业前景
7. 何谓易位聚合,它对配位聚合机理有何贡献?试说明Green-Ivon模型的优点和缺陷?现在利用活性易位聚合可以合成那些功能性高分子?
8. 稀土催化丁二烯聚合与镍系催化剂有何特点,为何大家都在努力研究和生产钕系顺丁胶?
9. 用何种手段可将现有的胶种的力学性能象天然橡胶那样,即应力随形变的增加而增加?
10. 在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中,提出了三个比较有特色的聚合机理,试说出三种机理的优缺点。
11. 茂金属催化剂对烯烃聚合立体化学结构控制有何贡献,简述其应用的可能前景贡献。
12.在环烯烃开环聚合中的Ziegler-Natta催化剂中有几大类,这些催化的与α-烯烃及二烯烃的聚合催化剂有何区别和共同点?
13. 在茂金属发现之前后过渡金属很难用于α-烯烃的聚合,为何?而近年来很多学者参照茂金属的配位基可改变催化剂中心的性质,发展了用于α-烯烃的聚合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这些催化剂的特点是什么?都可制得什么特性的聚α-烯烃?
14. 在连锁聚合发展历程上,有何哲学思想?
15.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发现是基于何种理论指导?
16. 后过渡金属催化烯烃聚合有何特性?
17.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发现对配位聚合理论有何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