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名校试题解析汇编(含答案)专题07 诗歌鉴赏(第03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5:14: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案】 13.BE

14.①以自嘲的形式抒写政治上不得志的苦闷;②表达对于碌碌无为的官场生涯的不满;③表达对自由悠闲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解析】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中的词语“不经世”“诏除”“到东湖”分析。 八、【18届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杨炎正(宋)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 ①划地:依旧,还是。②南徐:今江苏镇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上阕开篇直言“离恨”,点明词作主题。采用比喻手法,将春夜话别的无尽离愁比作绵绵春雨,化无形为有形。

B. “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二句承接前句,明写春雨使江水上涨东流,实写离愁绵绵不绝,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异曲同工。

C. “弱柳系船都不住”一句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写弱柳系不住离舟,尽管殷勤挽留,但朋友还是不得不离开,留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D. “鸣橹”指划船摇橹时发出的声响,“为君愁绝听鸣橹”一句描写了友人远行时耳听桨声,心中惆怅,因前程未卜而担忧,一个“绝”字写出朋友心事沉痛。

E. 上阕借“春雨”“春江”“弱柳”营造了伤感的离别气氛,将惜春之情与惜别之情相融为一,情感表达细腻动人。

16.本词下阕与柳永《雨霖铃》下阕抒写离情运用的技巧有何异同? 【答案】 15.DE

16.①相同:都运用了 虚写(想象)、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达离恨与思念。②不同:本词设想友人回望却有乱山遮隔,从对方着笔,表面写友人思“我”,实则一语兼言两者,把双方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柳词则是设想别后凄清 冷落的环境,以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离别后自己的孤独与对心爱之人的想念。 【解析】

点睛: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此题主要是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答题时要结合诗歌做具体的解释。此题注意借景抒情,借助想象抒情的方式。

九、【18届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鹊踏枝 冯延巳·南唐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玉楼春 刘因·元

未开常探花开未。又恐开时风雨至。花开风雨不相妨,说甚不来花下醉。 百年枉作千年计。今日不知明日事。春风欲劝座中人,一片落红当眼坠。

17.下面对两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词之初起原为歌筵酒席间之艳词,本无鲜明个性及深刻之意境可言。冯延巳这首词,不仅传达了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且表现出强烈而鲜明的个性。

B. 冯词开端“谁道闲情抛弃久”一句,虽仅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句中“ 闲情”应作“男女恋情”解。

C. 刘词“百年枉作千年计”句,运化乐府古辞《西门行》“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句意,流露出人生短促,世事无常的感慨。

D. 冯词“河畔青芜堤上柳”以年年河畔草青、堤边柳绿衬托出愁情的绵远纤柔。 E. 刘词“春风欲劝座中人”句,用拟人手法,“春风欲劝”实则词人劝勉众人:人生短促,应及时奋进,建立功业。

18.冯词中“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与刘词中“花开风雨不相妨,说甚不来花下醉”,虽均写花前醉酒,但情致各异,请结合词句简析。 【答案】 17.BE

18.刘词开头两句,说长探花信,希望花开,但又恐风雨相妨。接下来却忽然一转,说即便有风雨,也不妨害花开,既然花开了,为何不可以来“花下醉”呢?表现出一种万物各有定理,无需因而忧喜的旷达胸襟。 冯词,本已闲愁难抛,加以面对易落的春花,这愁可谓无计可消,怎不以酒浇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镜里朱颜瘦”则是“日日病酒”的结果,前用“不辞”二字,则表达出一种决心一意承担负荷,殉身无悔的情意,显出情感之境界。 【解析】

点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比较共同事件下的不同情感,注意结合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具体的分析。

十、【18届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三秋季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竹”没有一般花木艳丽芬芳,它有的是清雅的色泽和高高挺拔的身姿,它的这种品质

正和中国古代文人不愿与污浊巨人苟同,追求清高、独立的人格精神暗合,所以它常常成为古代文人黑客用来寄托自己情怀的文学意象。

B. 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咏竹子表现了与世无争、淡泊清高、坚守高尚节操的情怀。 C. 首联诗人先用一问句表达感慨:这升起我心中诗的旋律的“萧萧数百竿”是谁种的呢?随即指出它们如今伴我这“闲官”清吟,是多么相称啊!“闲官”一词传达出了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愉悦心情。

D. 颔联用比喻的手法既作了形象上的暗示,又指出了精神上的契合:当桃李春风之日,群芳争奇斗艳,占尽春色,而官舍竹仍一身青衣,独守坚贞,只愿在岁暮天寒之际,让漫天的冰霜来检验自己贞洁不渝的操守。

E. 尾联以想象作结:即使明年贬谪到更远的更荒僻的地方,今年已将岁暮,犹能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结为岁寒之友。“雪里看”翠竹,既具骚人之风致,又照应了颔联,待得岁寒而现出孤贞。

20.颈联中有两个动词非常传神,请找出来,并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 19.CD

20.“拂”和“侵”。都用了拟人的写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这两句对仗工稳,动静结合,用“拂”和“侵”两字将句子写得富有动感,有声有色,饶有雅趣。(若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点睛: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

2018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名校试题解析汇编(含答案)专题07 诗歌鉴赏(第03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07hb3x4c21wxgu8k8be9y6ym8c7oz00mte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