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物体中,所受重力接近2N的是( )
A.一枝毛笔 B.一张桌子 C.一头牛 D.一本物理课本
2、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度变为14cm时(在弹性限度内),所受拉力是( )
A.10N B.12N C.14N D.20N
3、用手握住酱油瓶,瓶子没有下滑,是因为( )。
A.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C.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平衡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对 4、下列情景是为了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B.溜冰时脚向后蹬地 C.锤头松了向下撞击锤柄 D.司机带安全带
5、如图是我市惠民的“共享单车”,它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面有“共享单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共享单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把手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C.座垫宽大能减小对人体的压强 D.“共享单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 6、李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如图的实验中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
向纸中吹气 B.
向纸带上表面吹气
C.用吸管吸饮料 D.向漏斗中的乒乓球吹气
7、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8、(1)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如图)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
(2)某同学用自制的弹簧测力计测物体A的重,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N,分度值是 N,指针所指的示数为 N。 9、如图所示,如果把书从桌子的边缘慢慢拉开,但不离开桌面,书对桌面的压力 ;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 ,气体压强 。
11、踢出去的足球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具有 ;空中飞行的足球最终落向地面时由于受到 的作用. 12、(1)倒入空矿泉水瓶内一些热水,摇晃后倒出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此现象可以证明 的存在,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沸腾,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是 的原理 (填“高压锅”或“低压锅”)。
(2)卫生间的“反水弯”和“防臭地漏”利用的物理原理是 。
13、一艘航母停在水面上,当航母上的一艘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航母将 (选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所受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如图),该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P甲 P乙.(填“>”、“<”、“=”)
15、用钢丝绳系上一个质量为500Kg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3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16、如图,用100N的水平力将重9N的物体A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 N,压强为 Pa. 17、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三、作图题(共6分)
18、(1)物体静止在墙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一木块沿斜面向下滑动,请画出木块所受到重力和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3)画出烧杯中小球的受力情况。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9分)
19、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越 。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
20、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 。 (2)在图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3)比较图C和E可知,水对杯底部的压强 盐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选填“>”、“<”、“=”)
(4)通过以上实验数据我们还能计算出:盐水的密度是 kg/m3,物体的密度是 kg/m3。(g=10N/kg)
21、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 问题;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3)小明发现金属盒在丙中深度不变,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变化”或“不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接着小明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 不变。 (5)小明保持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 五、计算题(共15分) 22、(1)视探测器是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复杂航天器,具备地月遥控能力,有独立驱动的六轮摇臂式行走系统,高1.5米,质量为180千克(g取10N/kg)。求: (a)月球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b)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上受到的引力是在地球上受到重力的六分之一,那么月球车被送到月球上时的质量和受到的重力分别是多少?
(2)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水,如图所示(g取10N/kg),求: (a)木块受到的浮力; (b)木块的密度;
(c)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 ,共16分)
23、学习了浮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浮力跟物体所浸在的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王丽总感到:浮力大小应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并猜想:“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于是做了如下实验:她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
直到圆柱体底面接近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g取10N/kg)
(1)分析图象可知,圆柱体的重力是 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3)圆柱体的体积是 m3; (4)圆柱体的密度是 kg/m3;
(5)分析图象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 (选填“大”或“小”);
(6)分析图象CD段,可得结论: 。
24、澡精灵简易热水器由于易于安装,价格低廉,实用性强,被网友评为没有热水器的宿舍必备“神器”之一。如图为它的产品实拍图(图1)和原理图(图2),它是利用自来水的水流通过混合器流速变快压强变小而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开水“吸”上来混合成温水淋浴的一种简易淋浴器。使用时将接头套在自来水龙头上,花洒喷头持钩安装在不高于1.8m位置,把“吸热管”插入准备好的热水容器里,打开自来水龙头,喷头就会流出混合好的温水,安装时最好将盛热水的容器放置在50cm以上的凳子上并加固,以提高出水温度。
水温可以通过温度调节阀(如图3)进行调节,它的滚轮向下调节时热水吸管的横截面积会变小,另外对水温影响还有几个要素:第一,自来水流速越大,出水温度越高;第二,热水与喷头的高度差越小,出水温度越高;第三,热水温度越高,出水温度越高。
(1)如果觉得喷头出来温度偏低,则可以将水龙头开 (大/小),
或者将温度调节阀的滚轮向 (上/下)调节。 (2)下列与该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图钉做的帽大头尖 B.飞机机翼上凸下平
C.水坝做的上窄下宽 D.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可以吸引细小水流
(3)为了提高“吸”热能力,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最好设成下列中的 。(注:左为冷水进口,下为热水进口,右为温水出口)
(4)热水在吸管上升,是由于 作用。
(5)如果洗澡过程中未作任何调节,且不考虑冷热水及环境温度的变化,
则洗澡过程中喷头出水温度将 (升高/降低/不变)。 2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 ,你的理由是: 。
(3)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