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水沸腾时,观察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水上方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选填“a”或“b” )。
(3)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d),由图象可知,在第7mim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在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______(选填“继续”、“停止”或“无法判断”)。
2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高,有的声音听起来低呢?小明想利用一把钢尺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cm,测得时向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4)实验操作时,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大,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D C A C B B D 二、填空题 11.100
12.紫外线 望远镜 显微镜 13.近 2 不变 14.汽化(或蒸发) 吸收 15.真空不能传声 16.100 三、计算题
17.(1)1250cm(2)3×10kg/m
18.(1)15分 (2)28.8km/h (3) 21.3元 四、实验题
19.右 54 20 铝
20.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Ⅱ 缩小 视网膜 靠近 变小
21.C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弯折右侧的光屏,观察反射光线是否还能呈现在光屏上 光路是可逆的
22.小于 不变 a 固液共存 停止
23.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长时,振动变慢,音调变低;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时,振动变快,音调变高 物体振动得越快,即声源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即声源振动频率越小,发出的音调就低; 控制变量法 24.0 25 小 同一位置 时间
333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已知甲物体的体积V甲=V0 ,乙物体的体积V乙=4V甲 ,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 3 倍,若两物体中只有一个是空心,则 A.甲物一定是空心的 B.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V0 C.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1.2V0 D.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0.8V0
2.一只总质量为60kg的氧气瓶,瓶内氧气密度为ρ0,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35kg,瓶内氧气的密度为ρ0;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A.ρ0 B.ρ0 C. ρ0 D.ρ0 3.现有以下关于凸透镜的说法
①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②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③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④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 A.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A.大于20cm B.等于10cm C.小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 cm和20 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只有②正确 D.只有④正确
4.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6.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A.放于A点 B.放于S点
C.放于B点
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
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0℃的冰缓慢持续加热到全部变成100°C的水蒸气,下列所示四个温度随
A. B.
C. D.
8.“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9.腰鼓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流传,它展示出了陕北人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关于腰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腰鼓,可以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 B.敲击大小不同的腰鼓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腰鼓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10.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呐搜寻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
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 二、填空题
11.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无处不在,挂点滴时液体的密度为ρ=1.03×10kg/m,则输完一半液体以后,剩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2018中国热气球俱乐部联赛在兰州举行,热气球在上升时,热气球内的气体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热气球外的空气密度。
12.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摄影师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小芳,同时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之间的距离.
13.下表是一些固体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 (1)-200℃的酒精为___________态。
(2)在气温为-45℃的地方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固态水银 -39 铜 1083 固态酒精 -117 锡 232 铝 660 钢 1515 纯铁 1535 3
3
14.如图所示,在江苏卫视《非常了得》节目中,医生德利的腹语表演深受郭德纲、孟非等评委的好评。腹语并不是真的在用肚子说话,任何人都不可能用肚子来说话,用腹语表演时的声音仍然是声带______发出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