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精选精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练习(7):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7:34: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DDff、ddFf、ddFF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_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_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ddFF、ddFf__。

[解析] (1)实验1中亲本有毛×无毛,子代全为有毛,所以有毛对无毛为显性,且A、B的相应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实验3中亲本白肉×黄肉,子代全为黄肉,所以黄肉对白肉为显性,A的相应基因型为ff,且C的相应基因型为FF。(2)实验1中白肉A(ff)×黄肉B→黄肉︰白肉=1︰1,说明B的相应基因型为Ff,B、C均无毛,相应基因型均为dd,所以A、B、C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ddFf、ddFF。(3)若B(ddFf)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实验3中:DDff(A)×ddFF(C)→F1:DdFf;F1自交,则F2: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5)实验2中:ddFf(B)×ddFF(C)→ddFF、ddFf。

34.(2018·全国卷Ⅲ)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甲 杂交组合 红二×黄多 红多×黄二 圆单×长复 圆复×长单 F1表现型 红二 红二 圆单 圆单 F2表现型及个体数 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 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 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 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 乙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非同染色体__上,依据是__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一对__(填“一对”或“两对”)同染色体上,依据是__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__。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__1∶1∶1∶1__的比例。

[解析] (1) 由于表中数据显示甲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二∶红多∶黄二∶黄多≈9∶3∶3∶1,该比例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染色体上。乙组F2的表现型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比例都符合3∶1,即圆形果∶长形果=3∶1,单一花序∶复状花序=3∶1。而圆单∶圆复∶长单∶长复不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染色体上。(2)根据乙组的相对性状表现型分离比可知,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染色体上,所以用“长复”(隐性纯合子)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不会出现测交结果为1∶1∶1∶1的比例。

35.(2017·全国Ⅲ)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变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答案] (1)选择①×②、②×③、①×③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

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2)选择①×②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解析] (1)实验思路:要确定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根据实验材料,可将其拆分为判定每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如利用①和②杂交,得到F1,再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判定基因A/a和B/b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同理用②和③杂交判定基因E/e和B/b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用①和③杂交判定基因E/e和A/a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预期实验结果(以判定基因A/a和B/b是否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为例,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①aaBBEE×②AAbbEE→F1→F2,F2个体中关于刚毛和眼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眼正常刚毛︰有眼小刚毛︰无眼正常刚毛︰无眼小刚毛=9︰3︰3︰1。同理②×③杂交、①×③杂交后再进行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

实验结论:①×②杂交→F1→F2,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②×③杂交→F1→F2,等位基因E/e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①×③杂交→F1→F2,等位基因E/e和A/a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综合上述情况,得出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2)实验思路:要验证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可通过①aaBBEE、②AAbbEE两种实验材料,利用正反交实验,观察F1雄性个体中刚毛和眼两对性状,如果正反交结果均不相同,则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预期实验结果:正交♀①EEaBaB×②EEAbY→F1︰♀全部为有眼正常刚毛正常翅,♀全部为无眼正常刚毛正常翅。反交①EEaBY×♀②EEAbAb→F1:♀全部为有眼正常刚毛正常翅,全部为有眼小刚毛正常翅。

实验结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36.(2017·全国卷Ⅱ)人血友病是伴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

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

(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

__如下图__

(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__1/8__;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__1/4__。

(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__0.01__;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__1.98%__。

[解析] (1)联系人教版必修二P34红绿色盲症家系图的绘制,由题中所给信息即可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2)假设用H、h表示与血友病相关的一对等位基因,血友病是伴隐性遗传,由该家系的系谱图可知,母亲的基因型为

Hh,大女儿的基因型为Hh,小女儿的基因型为

1/2Hh或1/2HH,小女儿生

Hh,则小

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若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即小女儿的基因型为

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Hh)的概率为1/4。(3)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0.01,由于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所以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h)频率为0.01,正常基因(H)频率为0.99,所以女性群体中携带者(Hh)的比例为2×1%×99%=1.98%。

2019届《精选精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练习(7):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0rzm9fgtm5zpak1cslt1is53085cn00icx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