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学业水平诊断(二模)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R m1 0 氧气 m2 0 二氧化碳 0 m3 水 0 m4 一氧化碳 0 m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m1=1/9m4时,R是H2 ②m1+m2=m3时,R是C或CO ③ m3:m4=11:9时,R是CH4或CH4O ④8m3/11+8m4/9+4m5/7≥m2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固体B中的物质为碳 ②蓝色溶液乙为硝酸铜溶液
③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
④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硝酸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A.X:Cu Y:CuO Z:CuSO4 B.X:CO2 Y:O2 Z:CO C.X:CaCO3 Y:CaO Z:Ca(OH)2 D.X:NaOH Y:NaCl Z:Na2CO3
4.金属钠非常活泼,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也易与水反应。现将5.4g部分氧化的金属钠样品放入150g 16%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9.8g蓝色滤渣。(已知样品成分仅为Na和Na2O,相关反应①2Na?2H2O?2NaOH?H2? ②Na2O?H2O?2NaOH),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最终所得溶液中存在两种溶质 B.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5.5g C.原混合物中钠元素质量为4.6g
D.原混合物中钠和氧化钠的质量比为46: 31
5.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为一种单质,D为碳酸钙 B.可能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C.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H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
6.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7.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锌粉,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三种阳离子 B.若气体1为混合物,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Fe2+ C.若溶液1呈无色,则固体粉末X中不可能含有硫酸铜 D.若溶液2呈浅绿色,则沉淀2不可能是纯净物
8.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FeCl3、 CaCO3、NaOH、Ba(OH)2、 BaCl2、 Na2S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①取试样溶于水,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②取上述无色澄清溶液A,通入适量的CO2,生成白色沉淀C;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①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FeCl3,一定含有CaCO3 B.由②③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Ba(OH)2,一定不含有Na2SO4 C.由实验现象判断,白色固体中最多含4种物质 D.由实验现象判断,白色固体的组成最多有3种情况
9.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 质 H2 NaOH溶液 CO2 CaO固体 杂 质 HCl气体 Ca(OH)2溶液 CO CaCO3固体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点燃气体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10.下列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A.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先加入足量的水,然后充分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C.将CO、CO2、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CuO后(假设每次反应均完全),最后得到N2
D.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NaOH、H2SO4、Mg(NO3)2、FeCl3、NaNO3
11.用足量的CO 还原8.0g某种铁的氧化物,生成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12.5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可能是 A.FeO
C.FeO与Fe3O4的混合物
B.Fe2O3与Fe3O4的混合物 D.Fe3O4
12.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 B.5.6克氧化钙和氧化锌 C.10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 D.10克镁粉和铜粉
13.有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18. 6g,加入10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14.2g,将其蒸干得到固体28.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为 A.46:3 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g
B.大于1.06g而小于2.86g D.大于2.86g
C.等于2.86g
B.46:11
C.23:3
D.23:6
14.在25℃时,向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碳酸钠,搅拌静置后,最终所
1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
C.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D.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物质 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B C D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 点燃 加入足量的铜粉 加入稀盐酸 加入足量的碳酸钙
A.A
B.B
C.C
D.D
17.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分离CaO和CaCO3的混合物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 实验方案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加适量Na2CO3溶液 通过碱石灰(NaOH和CaO) 加水溶解
A.A
18.已知:2KMnO4
B.B
C.C
D.D
K2MnO4+MnO2+O2↑。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
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