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城市水利工程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3:44: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目录

一:

城市供水问题----------------------------------------- 1 108座城市严重缺水--------------------------------------- 2水源污染严重------------------------------ 3饮用水标准提高------------------------------------ 4要求越来越高

5我国与xx日供水水质的差距 二:

对策-------------------------- 三:

城市供水现状-------------- 1发展历程-------------------- 2水源和水厂-------------------- 3供水系统 4水质管理 四:

城市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顺,定位模糊-----------------

2转供水问题突出,管理粗放------------------------------------3水价形成机构不完善,普遍亏损营运----------------------------------4市政供水设施投入不足,投资渠道

1 / 11

不畅----------------------------------5管道直饮水使用率低,运行管理问题多--------------------------------6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监管机制不健全----------------------------------五:

对策设施--------------------

1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定位---------- 2深化改革,转换内部运行机制 3理顺价格,发挥调节作用 4多元投入,改造xx供水设施 5加强监管,保障供水安全 一、xx供水问题 1.108座xx严重缺水

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a,居世界第六,人均水量2730M3/人,居第88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且时空分布不均。我国土地年降雨量不到200mm.浪费严重。农业用水占65%,农业用水利用率30~40%(发达国家70~80%)。

工业用水浪费也很严重,如生产一吨钢的用水量25~30M3,而发达国家只需6M3.我国可供利用的水资源为11000亿M3/a(已开采5000亿M3/a,其中农业占65%,工业占13%,生活占20%),预测2000年我国需水量达7000亿M3/a.目前我国缺水1600万m3/d,333座城市不同程度的缺水,108座城市严重缺水。

2.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7大水系和内陆河流110个重点河段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1类和2类占32%,3类占29%,4类和5类占39%.水利部对全国条大河流近10万KM河长的检测表明,现有河流近河长受到污染,河长严重污染。全国城市90%水域受到污染,大河干流占13%,支流55%被污染。我国废水污染事故每年有1600

2 / 11

起,年经济损失377亿元。黄河从1972年开始断流,1996年断流达136天;淮河污染严重,一半支流不能利用;珠江河道发黑发臭,广州市区河段水质已劣于5类标准;长江流域污水排放流量达142亿M3/a;海河是水污染最严重的;辽河枯水期水质极差;松花江汞严重超标。1994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365亿M3/a,其中城市工业废水215,乡镇工业废水43.

3.饮用水标准提高

本世纪初,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细菌数≤100个/L;本世纪中叶,世界卫生组织规定20种有机物含量,三氯甲烷≤30μg/L;1991年欧共体对农药、多环芳烃、酚做出规定。我国卫生部于1959年制定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16项,1976年23项,1985年35项;建设部1993年《2000年城市供水行业技术进步规划》指出,水质考核指标:1类水司89项,2类51项,3类和4类35项。

4.要求越来越高

①以最常见的水质指标浑浊度为例,美国自来水1962年10度,1975年5度,1977年1度,1979年0.5度。我国生活饮用水1979年5度,1985年3度。

②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认识有三种类型: 生理必需型、卫生健康型、享受型。

③对供水水质要求越来越高的原因一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检测技术的提高,对水中有害物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二是生活提高后,对水质的要求有了新观念,要求饮用水水质第一无害,第二有益。

5.我国与xx日供水水质的差距

①水源差距。欧美日对水源非常重视,水源不污染或少污染;我国大部分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②水源防护差距。欧美日水源取水口上下游建立保护区,环境非常优美,取水口建立自动监测站,净水厂的处理构筑物都在室内,净水厂非常干净。净水厂清水库容量很大,约占每天用水量的20%,清水库全封闭,内壁和池底均

3 / 11

贴白瓷砖,人们从玻璃观察孔可见到水清澈透明、无色。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均要处理,清液回用,污泥压成滤饼用来填地或制砖。而我国一些水源监测站水质仪表运行不可靠,无法指导生产,净水构筑物多在室外,受气候影响大,清水库容量偏小(小于10%),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水大部分未处理直排水体,污染水源。③加药差距。欧美日局长通常在原水中先加臭氧作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当原水中发现异味,必须加粉末活性炭除味,再加三氯化铁或硫酸铝作混凝剂,且投加量大,出水水质清。有的净水厂还要投加高分子聚合物作助凝剂,在滤池前加高分子聚合物作助滤剂,消毒用二氧化氯代替氯气,出厂水有时加酸碱调节PH值,防止输水管网腐蚀。

④水处理工艺差距。欧美日净水厂混合非常强调快速、均匀,通常采用快速机械搅拌器(G=700~1000/s,t≤1min);絮凝池采用多档变速机械搅拌(G=70~20/s,t=30~40min);沉淀或澄清多采用多层沉淀池(停留时间2~4h),新型澄清池,净水效果好,沉淀水浊度≤1NTU;过滤采用双层滤料(白煤粒径1.5~

2.0mm,厚度0.8~1.0m,石英砂粒径0.5~1.0mm,厚度0.8~1.0m)或均质滤料(石英砂粒径0.9~1.2mm,厚度0.9~1.2m,气水反冲洗),滤后水浊度≤0.05NTU. 我国水厂混合以静态混合器为主;絮凝池以水利型为主,絮凝时间偏短10~20min;沉淀以平流式沉淀池为主,还有斜管沉淀池,加速澄清池,停留时间75~90min,沉淀水浊度5~10NTU;过滤以快滤池为主,石英砂粒径0.5~

1.2mm,厚度0.7~0.8m,也有虹吸滤池,反冲以水冲为主,新建滤池有V型匀质滤池,气水反冲。

⑤处理深度差距。欧美日净水厂普遍推广臭氧生物活性炭,活性炭厚度2m,出厂水浊度≤0.02NTU,可生饮。我国仅在少数城市搞生产性试验,尚未在全国推广。

二、对策

1.应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要计划和节约用水。我国水资源有限,城镇供水、农业灌溉、水利、航运等方面要有统筹合理规划,农业要推广喷灌技

4 / 11

术,城市要推广工业、生活节水的使用技术。沿海城市可开展海水利用冲厕、消防、集中空调等技术。水利要建设“长江三门峡工程”和“长江南水北调”等工程。

2.加强供水水源保护,加大水源环保投资力度。完善取水口水质监测站,健全水源环保法规和制度。

3.加强饮用水水质与人体健康的基础研究。喝微污染水源的自来水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喝纯水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

4.适当提高饮用水水质指标。我国饮用水水质指标不仅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也有一定差距。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水质标准也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强调自来水水质的安全、稳定和可靠。净水工艺选择和设计运行参数要留有充分余地(净水构筑物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尽量降低净水浊度,微量有机物越少越好)。

5.依靠科技进步,对老净水设备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对微污染水源进行深度处理,对老管网进行有计划的更新改造。对室内给水白铁管用聚氯乙烯塑料管进行更新。6.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水价没有反映制水成本,要建立合理双水价机制,理顺价格,促进供水行业的良性循环,以利于资金积累,加强技术改造,提高水质,节约用水。

城市供水事关国计民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革的深化,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体制和模式已成为供水企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三、xx供水现状 (一)发展历程

大庆市的城市供水与油田开发建设相伴而行。从历史上看,由于市政府较石油石化大企业成立晚,城市供水问题也较特殊,大体经历了大企业自建自管、政企分开后的自由发展和转供水引发的行业问题复杂化等三个阶段,但无论是哪个阶段,大企业的主体地位并没有改变。

(二)水源和水厂

5 / 11

搜索更多关于: 城市水利工程分析  的文档
城市水利工程分析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148b8dfez83hrt8bf1m52amw9lhr30087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