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评课稿
今天上午听了三年级单小娟老师的《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节公开课,每个人的课都有每个人的特点。单老师的这节课就很好地体现出了她的教学风格,整节课如行云流水,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关键处适当点拨,整节课收放自如,老师组织到为,学生合作﹑交流到位。就本节课而言,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是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是一节高水准的“六要素”教学模式的展示课。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口算﹑乘法估算﹑竖式计算后的一节内容。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创设情境新颖。本节课中,单老师始终引用孩子感兴趣的情景来引导孩子的学习。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出示的“小猫钓鱼”的情景,既调动孩子的兴趣又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巧妙地埋下了伏笔。
2﹑课堂环节设计合理,知识点过渡自然。使整节课都如行云流水。单老师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既轻松又紧凑的学习氛围。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掌握新知﹑巩固新知。
3﹑课堂容量充实,节奏清新明快。教学重点点拨到位,教学难点突破自然。这些都源于单老师的精心备课,尤其体现在习题的选择上。使学生练有所获,学有所得,是一节成功的高效课堂。
4﹑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注重学生的双基训练。教学最大的浪费是不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乘法的连续进位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对乘法的计算分两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算理。(2)突破竖式计算的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乘数的中间有0的问题。因此,乘数中间有0乘法中,竖式计算的顺序以及算理完全可以通过迁移来学习。单老师这节课在教学例8时,让学生试算102×4,就是关注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知,后又接着让学生挑战102×6,这时单老师重点强调“为什么十位上写1”这一难点。
5﹑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单老师在上这这节课时,强调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二是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我想这样做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1)使学生体会到乘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许多现实的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2)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这是一节精彩的﹑成功的公开课,我受益颇多。
------------刘大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