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事件类型的具体规定,必须为各种新情况、新变化预留空间,并适时调整和更新 (C)
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应当以危机事件为中心,在科学总结、归纳各类危机事件的特点、发展规律和应对机理的基础上,加强各类危机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建设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和衔接 (D)
经济危机由于其独特的产生方式和巨大影响
[分值:2.0]
14. 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主要是()。 (A)
《传染病防治法》 (B)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D)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分值:2.0]
15. 评估目的是()。 (A)
坚持正确的东西 (B)
消除错误的东西 (C)
改进不足的东西 (D)
是为了做好下一步工作和整个应急工作
[分值:2.0]
16. 灾变动力机制是推动防治疾病认识和实践的机制,它的具体表现是()。 (A)
灾变动力机制对卫生发展的直接启动性 (B)
灾变动力机制对社会参与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员性 (C)
灾变动力机制调动了改善卫生状况实践的积极性 (D)
灾变防治方法在时间上的滞后性
[分值:2.0]
17. 以下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项目是()。 (A)
无论什么传染病,人类感染病原体后都有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两种表现 (B)
隐性感染者就成为病人 (C)
隐性感染者则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 (D)
两种感染表现的人显性感染者就是疾病传播的传染源
[分值:2.0]
18.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则是()。 (A)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C)
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D)
科学预警、预防分级
[分值:2.0]
19. 在处理奖惩关系时,应当以()。 (A)
惩罚为主 (B)
鼓励为辅 (C)
奖励为主 (D)
惩罚为辅
[分值:2.0]
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是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建立高效运行的救控体系是承担这些艰巨任务的载体。 (A)
立即救治受到危害群众 (B)
控制疫情的扩散
(C)
建立高效的预警系统 (D)
建立应急处理指挥部
[分值:2.0]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社会认知是指社会个体对认知对象所表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或者否定的心理倾向。 (A) (B)
[分值:1.0]
2. 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因此健康权便构成了人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A) (B)
[分值:1.0]
3. 激励的过程是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A) (B)
[分值:1.0]
4. 建立工作评估体系,及时开展评估工作,是推进应急系统工作各项措施落实的监督力量,也是推进各项措施落实的重要方法之一。 (A) (B)
[分值:1.0]
5. 躯体性应激源,往往是在人们无所知觉的情况下侵袭人体的。 (A)
(B)
[分值:1.0]
6. 务实、讲求实效,应该是建立评估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B)
[分值:1.0]
7. 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很难为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制定出一一对应的管理方案并提供相应的物质和人力储备。 (A) (B)
[分值:1.0]
8. 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国务院医疗部门和行政机关宣布。 (A) (B)
[分值:1.0]
9. 《职业病病防治法》是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防治传染病,特别是防治急性传染病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际防治传染病的先进经验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规定,针对我国防治传染病的问题需要制定的。 (A) (B)
[分值:1.0]
10. 社区医学面对的是特定的社区,它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各个阶层的成员。 (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