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5 21:39: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导入。 二、全班讨论。 三、探究。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可是,由于现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许多农产品都有残留农药。对此,生活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也是妞妞的困惑。(播放生活中农产品残留农药的录象) (1)知道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吗 (2)读课文讨论:我们只是个普通的消费者,面对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都有残留农药,我们该怎么办 (3)教师出示课前收集一些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并提问学生:你在商店、超市见过这类农产品吗家长有没有买过这类农产品吗 对于妞妞的困惑,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观看录象。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探究讨论。 通过播放生活中农产品残留农药的录象,引起学生的沉思。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课后反思 第二课 在希望的田野上 1. 从传统到现在 1、了解在长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上人手的延伸,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2、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3、通过体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崇高劳动、形成崇高劳动者的态度。 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收集常用的简单农具的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观察 活动。 三、体验与 交流。 四、阅读 讨论。 五、教师 总结。 农作物的生长不仅依靠自然规律,在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还要依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都是人手的延伸,是人类的伟大创造。 观察课本第12页的五幅插图,探究“这些是什么农具是做什么用的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 根据调查成果交流:“本地区经常使用哪些简单的农具,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 指导学生阅读和观察教科书第13页的课文和插图,并思考:这四幅插图反映了农业生产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生产效率有什么变化 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之源。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和收获,从徒手劳动到发明简单的手工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发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聚着劳动的力量,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 汇报收集常用的简单农具的资料。 观察课本第12页的五幅插图,然后探究。 学生根据调查成果交流 阅读和观察教科书第13页的课文和插图,并思考。 培养收集信息能力。 观察活动,激发探究。 体验与交流。 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课后反思 课题: 2. 劳动者的创造 1、知道都江堰和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明而自豪的态度。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 收集有关都江堰和坎儿井的相关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讨论。 三、探究活动1 四、探究活动2 五、教师总结。 前面我们学习了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了从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农业机械的伟大成就。其实劳动者的创造还远不止这些。下面我们去瞻仰一下我们祖先伟大创造吧。 阅读课本第14页,讨论:农业生产中的“靠天吃饭”是什么意思 观察和阅读14页有关四川都江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都江堰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观察和阅读15页有关新疆坎儿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在新疆干旱少雨地区,为什么要利用坎儿井地下暗渠来运输和使用天山雪水 四川都江堰被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新疆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在戈壁滩上运输和使用水源的地下暗渠工程—坎儿井,创造了一个个神奇的绿洲。我们今后要多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 学生回忆旧知。 学生阅读讨论。 观察和阅读,然后进行探究活动。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明而自豪的态度。 课后反思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与介绍。 三、延伸。

3. 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 1、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2、知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了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3、简单了解我国农产品进口与出口的情况,增强国际了解。4、憧憬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 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简单了解我国农产品进口与出口的情况,增强国际了解。 收集有关农业科技的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 教师活动 大量农机进入农业生产以后,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1、阅读课本16页,讨论:袁隆平院士科学研究的成果有什么意义,这说明了什么 2、阅读课文,以生菜的无土栽培为例,说一说怎样进行无土栽培的生学生活动 观看有关图片。 阅读后进行讨论。 交流。 设计意图 引起兴趣。 共同分享。 增强学习目的教育。

四、总结。 产。 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农业科技生产方式 科技的运用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我们要学好文化知识,为将来打好基础。 课后反思 课题: 第三课 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1. 农业孕育着文明 1、了解古代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 了解古代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 教学重、难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点: 和茶文化。 教学准备: 1、收集世界古代农业文明的资料。 2、搜集有关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与 讨论。 三、探究。 四、自由 讨论。 五、总结。 教师活动 人类的早期文明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欣赏历史图片,阅读课文,讨论:这些图画告诉我们什么 阅读20页,思考: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有什么特点 请大家展示搜集的资料。 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学生活动 观看图片。 讨论。 阅读讨论。 交流丝绸文化和茶文化的资料。 设计意图 引起学习兴趣。 分享。 学习了解。 交流分享。 课后反思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 2. 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1、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2、了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 3、了解由于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各地所形成饮食文化也各有特色。 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

搜索更多关于: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的文档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1k4977w2q0zdc523xwm17c19373ml00glg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