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课堂管理职能的失落与回归-精品文档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11:12: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和学生的学习;③是否体现了对课堂成员的尊重;④是否具有切实可行性;⑤是否具有改变或修正的可能性。 教师常用的课堂管理策略有信号暗示、幽默、创设情境、有意忽视、提问、转移注意、移除触媒、正面批评、劝离课堂、惩罚等。每一策略的应用都应该考虑问题产生的情景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正确灵活地应用。

2. 问题的识别与处理。(1)问题识别。按是否促进课堂教学活动,把学生的课堂行为分为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三类,其中后二者也即普遍意义上的课堂问题行为。中性的课堂行为既不促进也不干扰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对教学活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活动,如走神,写画看与本节课无关的信、作业、书或电影等,做手工、听歌、玩手机游戏、发短信,照镜子、梳头发、化妆、睡觉等。消极的课堂行为明显干扰课堂教学进行的行为,包括说话、喧闹、传纸条、打电话、戏弄同学、扮小丑和顶撞老师,频繁地出入教室等。

在识别学生行为的性质时,不应该只考虑是否促进课堂教学活动,还应考虑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学生本人的原因还是学生以外的原因,若是学生本人的原因,还要考虑某个问题行为究竟源于道德品质或性格,还是由于看待问题的不成熟观念导致的。 (2)情景分析。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

情境属于外部归因。而上述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①区别性: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②一致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③共同性: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某学生的问题行为归因:

(3)对症下药。当明确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来源,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即可。若问题行为的产生是因为教师或教学内容,教师就要提高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若问题行为的发生由情境激发,就要设法消除情境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若是学生本人的原因,则要从学生本人的品行、性格、世界观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尊重教师的合法权益,维护教师正当行使权力的权力 仅有课堂管理的意识和课堂管理的策略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拥有管理的权力。《未成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约束、某些家长对孩子的非正当保护、某些学校生源困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等一些客观原因致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成为不容易的事,成为一个烫手的山芋。学生专职管理人员为难,任课教师刻意回避。

一方面,要维护教师作为教师的职业权力。教师法指出: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

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即,教师是有这个职业所赋予的某种权力的,比如惩戒权。[7]惩戒权是源于教师教育权力的强制性权力,有助于维持教育活动正常秩序、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和“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决不能成为解决师生问题的托词。学德皆高的教师是社会在教育领域的代言人,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如果这样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尊严,何谈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技能的尊重,何谈学生对教师行为的接受与模仿。社会和舆论要维护教师这个职业的地位,学校更要为教师的合理行为说话。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高效性取决于课堂教学本身和课堂管理的相互配合。因此,课堂环境的基本要素作用的发挥,宽松、和谐、融洽的人际心理环境的构建,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正是课堂管理的主旨所在。

教师课堂管理职能的失落与回归-精品文档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1ma26ww0i4bptb11x4w7g2499iozz00mlz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