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书是一种专有文书,是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文,是反映经济情况,处理经济事务,研究、解决经济实用问题的一种具有格式的专业应用文。常见种类有经济合同、意向书、招标书、投标书、市场预测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广告策划书等。
E.事务文书类
事务文书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用来沟通信息、安排工作、总结得失、研究问题的实用文体。如求职信、证明信、感谢信、慰问信、贺信、倡议书、申请书、计划、总结、述职报告等。
F.礼仪文书类
礼仪文书是为礼仪目的或在礼仪场合使用的文书。包括欢迎词、欢送词、开幕词、闭幕词等。
G.涉外文书类
涉外文书是在涉外经济活动和涉外事务交际往来中产生的
文书,它包括涉外经济合同、涉外货物买卖合同等。
4.应用文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工具,作为信息载体的应用文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概括地说,它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A.宣传教育作用
通过应用文来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公文的写作。
B.公务联系作用
5
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之间协商、联系工作的一种手段。如专用书信、启事、海报、合同等。
C.法律法规作用
是指有些应用文特别是公文和规章制度所具有的法律法规的性质,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安定社会生活、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凭证和记载作用
指应用文是一种确定的文字记录,它可以作为一种文字材料,作为今后检查和监督的依据,如总结、条据、审计报告等。
二、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材料的要求 A.材料的含义
材料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材料是指为写作而搜集、准备的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全部资料;狭义的资料是指写入文章的、用以支撑主旨的事实、数据和理论依据。材料是形成主旨的基础,是表达主旨和谋篇布局的物质条件,是应用文文本构成要素之一
B.材料的种类
从不同角度,可划分出以下类别:从时间上分,有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从性质上分,有感性资料(事实、数据)和理性材料(理论);从范围上分,有概貌材料和典型材料;从获取途径分,有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从材料内容分,有正面材料和负面
6
材料。
C.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无论文学文学还是应用文,都要搜集材料。搜集材料为的是储存写作信息待时而用,故宜“广”;选择材料为的是写入文章,支撑观点,故宜“精”。选择材料应坚持四条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既要切合题意,与主旨相符;二是可靠性原则,即要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三是典型性原则,即要有代表性,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与特点;四是充足适量的原则,即能充分说明事实,表现主旨,又不致重复冗赘。在此前提下,注意材料的新鲜感与可读性,让人乐于、易于接受。
2、结构的要求 A.结构的含义
结构指文章的内部组织构造,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旨的有序安排,是应用文文本的构成要素。具体而言,它指的是文章的谋篇布局和层次构架。如果把主旨比作文章的灵魂,把材料比作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
B.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应用文结构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a) 定型性:应用文的结构要符合法定或约定俗成的格式要求,不同文种有不同的特定格式或惯用格式,不宜随意变动。 (b) 严密性:应用文要求结构完整合理,立足主旨表达需要,井然有序地划分层次段落;各层段中的小观点必须紧扣基本观
7
点,重点突出,联系紧密,切忌复杂的结构。
(c) 条理性:必须体现思维的规律性与有序性,有条有理,一段或一条说明一个问题。常用小标题及序数标明层次。 C.应用文结构的组成部分
应用文文本结构通常由标题、正文、落款(署名与成文日期)组成。正文又常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大部分,各部分依内容表达需要划分层次或条款,各部分之间有过渡与照应,从而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结构体系。
应用文标题、开头、主体及结尾的基本结构形式种类繁多,写法灵活,无法一一讲解。写作时应立足行文目的和主旨的表达需要,来选择、确定最佳的形式,不必拘泥于陈规。
过渡和照应是连接文章层次内容的方法和重要手段,可使文章首尾圆合,段与段紧密相连,文气贯通,浑然一体。如“由此可见”、“因此”、“鉴于”、“综上所述”、“总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特作如下通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此,特制定本条例”等等都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文意延展。照应的方式有文题照应(内容照应标题)、前呼后应(行文过程中)、首尾呼应(开头与结尾呼应),照应使文章内部联系得到强化。
3.语言表达要求
(1)应用文语言运用的要求是:准确、鲜明、简洁、得体。 A.准确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