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用单线桥与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知道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3.理解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概念;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概念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学法指导】
理解记忆基本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试题总结规律 【具体学习任务】 一.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是指 得到 电子(或电子对 偏向 )的物质,具有 氧化性 ,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 降低 ,本身被 还原 ,发生 还原 反应,得到 还原产物 。
还原剂:是指 失去 电子(或电子对 偏离 )的物质,具有 还原性 ,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 升高 ,本身被 氧化 ,发生 氧化 反应,得到 氧化产物 。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图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O2、Cl2、浓硫酸、HNO3、KMnO4、FeCl3等。
(2) 常见的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单质如:Al、Zn、Fe,以及C、H2、CO等;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特征:谁变谁)
步骤:①.先标化合价,双线桥从方程式左侧指向方程式右侧,连接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
②.线上标明电子的“得”及“失”以及得失电子的数目 注:a.电子得失的总数相等
1
③.指出氧化还原类型 例:
2.单线桥法(特征:谁给谁)
步骤:①、单箭号,箭号起点为被氧化元素(化合价升高)元素,终点为被还原(化合价降
低)元素
②、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与失。 三.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__氧化剂__>_氧化产物___ 还原性:___还原剂___>还原产物_______ 应用:①比较粒子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②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 ③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或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根据产物的价态判断
一种氧化剂将还原剂氧化的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4)依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剂)发生反应,其反应越困难(即要求条件越高),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弱。
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 4HCl+
+2
↑+
O
四.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和应用 (1)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相等。此规律应用于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
(2)价态规律:高低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_氧化性___;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___;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_氧化性___又有__还原性____。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如 HCl,既有氧化性(由_ H_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__Cl__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练习:单质X和单质Y相互反应生成XY,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 ②X是氧化剂 ③X具有氧化性 ④Y是还原产物 ⑤Y具有还原性 ⑥X具有氧化性 ⑦Y的氧化性比X强,其中正确的是( D )
A、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④⑤⑥⑦ (4)先后规律
同一氧化剂同时与同浓度的若干种还原剂反应,往往是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如:向FeBr2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Fe先被氧化。而向FeI2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碘离子先被氧化。
五.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1.计算:计算依据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 =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检测题】
1.X原子转移2个电子给Y原子,形成化合物X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X被氧化了 B.X是氧化剂
C.X发生了还原反应 D.Y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 2.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物变为单质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转化是( A )
A.浓H2SO4→SO2 C.H2S→SO2
B.Fe→Fe D.HCO3→CO2
-2+
3+
2+
2-
2-
2+
2+
+2-24.在2FeBr2+3Cl2===2FeCl3+2Br2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C )
A.Fe B.Br C.Fe和Br
D.Cl
5.已知N元素最低化合价-3价,最高化合价+5价,下列物质中N元素只具有氧化性的是( D )
3
6.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都向右进行:
﹦、
、
、
﹦,﹦,
,由此可得出不正确的结论是( A ) 中,
还原性最强
﹦
不能进行
、、、中氧化性最强 D.还原性
7.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6H+10Z+2XO4===2X+5Z2+8H2O ②2A+B2===2A+2B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B )
A.溶液中可发生:Z2+2A===2A+2Z B.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 D.X是XO4的还原产物
-
3+
2+
-
2+
3+
-
+
-
-
2+
2+
3+
-
-
-
8.在反应↑中,生成3 mol ,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是( C )
A.2 mol B.6 mol C.12 mol D.5 mol 9.实验室制( C )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B.每生成1 mol C.每消耗1 mol
反应为4HCl(浓)+
+
↑+
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 mol
的体积为11.2 L
D.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时,生成标准状况下10.将0.195 g锌加入到200 mL0.100 mol/L ( B )A.M
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还原产物可能是
11.反应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中, (1)氧化剂是__KMnO4______,氧化产物是__Cl2______(填化学式)。
(2)若生成71 g Cl2,则消耗的HCl是___3.2 mol,被氧化的HCl是____1____mol,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2_mol__ 1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① FeBr2+Cl2===FeCl3+Br2
2FeBr2+3Cl2===2FeCl3+2Br2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