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生物部分总复习知识点(浙教版)
第一章 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
第一节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一、显微镜
1.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 2.物镜和目镜的区别:( )有螺纹,( )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 )
( )没有螺纹,( )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 )。
3.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 ),且变化明显
向前转,镜筒( ),且变化明显
细准焦螺旋变化的幅度很小,其他与粗准焦螺旋一致。 4.显微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倍数)=( )*( ) 5.如何改变视野的明暗:
(1)调节光圈的大小:光圈( ),视野亮;光圈( ),视野暗; (2)调节反光镜:( ),视野亮;( ),视野暗;
(3)转换物镜:低倍镜,视野( ),看见的细胞数目( );
高倍镜,视野( ),看见的细胞数目( )。
6. 显微镜中看见的像是原像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 )。 7.显微镜使用的步骤:安放—( )—装片—( )—观察—( —收镜—整理
(在对光时,强光用( ),光线较暗用( );调焦先粗再细)
二、生物的多样性
⒈生物的分类
(1)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 )、( )、( )、目、科、( )、种,( )是分类的基本单位。(2)分类等级越高,所含生物种类( ),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就( )。 ⒉生物的主要类群:(1)细菌真菌和病毒
①细菌: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组成,膜外有细胞壁,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没有( ),是原核细胞,属原核生物。
②真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膜外有细胞壁,质内有液泡。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菌丝分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没有( ),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③病毒:仅由( )和( )组成的不具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专营细
1
胞内( )生活。
(2)植物:都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细胞都有细胞壁。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殖过程中不形成胚。
(3)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植物的特点。
第二节 细 胞
1、(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1665年,英国的科学家( )发现了细胞,实际上他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
3、细胞的基本结构:(1)( ):内含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2)(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 ):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
4、动植物细胞 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不同点:(1)植物细胞有( ); (2)植物细胞质中有( )和( )。
5、细胞壁的作用:( )和( )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叶绿体:( )的场所。 液 泡:内含( )。
6、细胞学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 )和( )提出了“细胞学说”。
第三节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生态系统:一个生物群落和它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生态系统。 其功能有:
①( )循环: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能量流动:特点是( ),( )。
2.保持平衡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繁多,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第一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和水
1.植物的正常健壮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等的无机盐。
2
2.不同化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化 肥 对植物的作用 缺乏时的症状 叶片黄,瘦小开花少,籽实不饱满 生长缓慢,矮小,叶暗绿,花果实种子减少 茎秆细弱易倒伏,叶黄或叶弯卷 光合作用受到影响 ( ) 枝叶茂盛 ( ) 发育良好,提早结果成熟 ( ) 使茎秆坚韧,块根肥大 ( ) 参与酶的合成 三.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
1.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是( ),部位在( )。 2. 韧皮部中含有( ):输送( ),自上而下。
3 .形成层:在( )部与( )部之间,茎不断加粗是( )活动结果。无形成层的植物不能够长粗,如( )、( )等一年生植物。
4..木质部:①导管:运输( )、( )的由下向上运输到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的通道②木纤维:有( )作用,使得树木坚硬 5..髓:茎中心由( )构成,有( )作用。 6.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是植物吸收水和促使水在体内运输的主要( ); ②促进溶解在水在的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 );
③可以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 ),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造成灼伤。 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 )、( )等。 8.光合作用的意义:完成了两大转变:
(1)( )转变: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复杂的有机物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 )转变: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9.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了呼吸作用。
10.成熟的活种子,时刻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有利于种子的储藏,可采取( )、( )等方法降低呼吸作用。
第二节 人体的新陈代谢
一.消化系统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消化道主要有:口腔→( )→食道→( )→( )→大肠→( )。消化腺主要有:( )、胃腺、( )、( )、肠腺。
3
2.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部位和过程如下:
淀粉 场所( ) 胆汁 消化酶 蛋白质 场所( ) 消化酶 ( ) 消化酶 ( ) 小肠 消化酶 ( )
脂肪 ( ) 小肠 小肠 ( )+( )) + 二.生物催化剂——消化酶
1.特点: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 )、( ),并受( )和( )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2.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
3.循环系统的组成:由( )循环系统和( )系统组成。 4.血管的种类
⑴动脉:与( )相连,将血液送出心脏血管,与此相适应,动脉管特点:( ) ⑵静脉:与( )相连,将血液收回心脏血管,静脉管特点:( )
⑶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质的场所,因此管壁最薄,管径最小,仅容红细胞逐个通过,血流慢。
5.体循环:( )→主动脉→分支动脉→除肺以外各器官组织中的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
肺循环:( )→( )→肺部的毛细血管→( )→( )。 6..血液组成:( )和( )胞组成。
呼吸道包括( )、咽、喉、( )、( )。 (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特点 质中有血红蛋白
红 细 胞 白 细 胞 血 小 板 最小,无核 血 浆 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 无核,两面凹圆饼形,有核,比红细胞大,有多种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