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三节 电解池
第1课时 电解原理
学习目标
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两极反应物、产物的判断方法,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化学方程式。
2.理解电解质溶液、电极对电解的影响。
学习过程
【交流研讨】
1.利用下列仪器和用品,设计出尽量多的原电池:两根石墨棒、一根铜棒、一根铁棒、CuCl2
溶液,烧杯和导线任取(画出你设计的原电池)。
2.怎样才能将非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引发呢?
【实验探究】
课本实验4-2:电解CuCl2溶液
CuCl2溶液的电解 1.先观察两根石墨棒底部,再插入CuCl2溶液中,接通电源。 2.用镊子将碘化钾淀粉试纸湿润后,伸入与正极相连的U型管内部(不可接触溶液),约1~2分钟。 3.观察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分别有什么现象。 4.断开电源,将两根石墨棒从溶液中取出,将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堵在和正极相连的U型管管口,观察电极底部有什么变化。 操作步骤 产物判断 反应方程式
思考:
1.通电前,CuCl2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它们在溶液中如何运动?通电后,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如何变化?
2.标出电路中电子流向,分析流入阴极的电子到哪里去了,流出阳极的电子从哪里来?
3.写出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判断反应类型?
【总结归纳】
1.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什么是电解,什么是电解池?
2.电解池中的电极上分别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
3.构成电解池的条件有哪些?
4.当一个电极附近存在多种可能的放电离子时,会有一种离子优先放电。离子放电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离子的放电顺序是怎样的?(物质在电解池的阴、阳两极发生反应的过程叫放电)
现象 【知识迁移】
1.请设计一个电解NaCl溶液的简易装置图,标出阴、阳极,注明电子及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2.根据上述练习,思考如何判断电解池阴极,有哪些依据?
3.分析总结书写电解池电极反应的一般思路?
【练习1】判断正误:
①电解池中发生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 ) ②在电解池的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 ③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 ④电子从电源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 )
⑤电解池溶液中阳离子移向阴极,且所有阳离子均得电子。(【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②电解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过程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可以实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