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2(下)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6:55: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2年下半年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试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满分为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

2.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名《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

A.克鲁普斯卡娅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3.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能动性

4.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的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5.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

A、“六三”制 B.“五四”制 C.九年一贯制 D.多种形式并存

6.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

7.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社会课程论 D.要素课程论

8.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A.纲要信号教学法 B.探究发现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9.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得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不修”。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0.教育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自励、自警、处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个人修养法 C.环境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11在德育过程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B.理论实践过结合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12.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

13.如图1所示,这个图形虽然不是封闭的,但我们知觉它时,通常不会把它知觉

成四条分割的线段,而把它知觉成完整的图形。这反映的是知觉的哪种特性?

图1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耶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动机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 A.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 B.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

C.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 D.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

15、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理论,他出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A、服从与惩罚 B、社会契约 C、维护权威或秩序 D、普遍伦理 16、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 逆向迁移 17、王悦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18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 B、乔姆斯基 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 19.上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A、亲密对孤独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信任对不信任

20王老师是数学老师,相当相信。他认为,只要他努力,就能提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这说明王老师哪种心理特征较好? A 、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应变能力 C、角色认同感 D、教学效能感

21.汪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 B、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

23.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直观教学指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

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而不是教学目的。

24.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无关。 25.负强化就是惩罚。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27、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27.【答案要点】

(1)(2)(3)

教传间

师授接

主知经

导识验

与与与

学思直

生想接

主教经

体育验

相相相

统统统

一一一

的的的

规规规

律律律

。 。 。

(4)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28、简述激发与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

搜索更多关于: 2012(下)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试题 的文档
2012(下)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28sm7n8556trx0166e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