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中砥完小 刘珍珍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学生
对所学知识进行在现、整理、加工、应用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的有效途径。而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作业的设计不能局限于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或者应用题。作为新一代数学教师的我们,积极探索并实施适合学生的多样化的数学作业是当前数学教育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新课改,实际性 ,探索性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作业设计方面,许多学生仍然被局限在课本、练习册中,视野不够开阔,创造性得不到提高。许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过分依赖于教科书、对所有学生“一刀切”。优等学生提不起兴趣,学困生跟不上,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一种负担。作业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让学生“愿做”、“爱做”、“勤做”的数学作业,根据本人几年的教学经验和作业设计方面的探索,现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因材设计作业,进行分层练习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认为,作业不是老师的,是学生的,所以作业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照搬书本、习题集等,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是否会做?愿做?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这是作业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面对全体,就要考虑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我针对学生差异,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的两个组,要求优等生做较难的一组,潜能生做较容易的一组,这样既有利于拓展优等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培养潜能生的自信,为他们的学习打好基础。这样设计练习能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