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2)色彩角度
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
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当然,欣赏诗歌写景的角度还有其它,无论从哪种角度入手,都要注意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一是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写景的,这些技巧的效果怎样; 一是作者借这些景物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些方面都必须具体阐述,才能恰到好处的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才能多角度的赏析写景特色,才能写出全面准确的赏析文字。
六、评价诗歌语言风格的常用术语: 1、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
-可编辑修改-
。
观、李清照。
2、常用术语有:
质朴 淡雅 自然 苍凉 低沉 苍劲 舒缓 悲凉 雄健 雄浑 准确 生动形象、淡笔勾勒、浓墨重彩、艳丽多彩、含蓄蕴藉、富有哲理、清新明快、 平淡有趣、简洁巧妙、语言凝练、生动传神、雄浑豪放、属对工巧、声韵和谐、 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庄谐杂出、明白晓畅、自然宏丽、饶有风骨、音节流畅、 语极工整、朴实无华、淡雅含蓄、悠扬轻快、行云流水、含蓄隽永、精巧蕴藉、 委婉含蓄、清而不淡、简洁洗炼、不事雕饰、清新淡雅、沉郁顿挫、浑厚豪迈
3、同时不同类型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宫廷诗:缠绵宛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诗歌名家风格特色
★隋唐五代
王勃:劲健婉畅 韩愈:古朴奇险 陈子昂:古朴雄浑 柳宗元:明净幽峭 高适:苍凉高壮 白居易:流丽坦畅 岑参:雄奇瑰丽 元稹:精警浅切 王昌龄:自然雄浑 刘禹锡:清新豪丽 王之涣:晴朗雄健 李贺:奇诡璀灿 孟浩然:闲静淡远 杜牧:俊爽明丽 王维:幽静谐和 李商隐:幽婉典丽 李白:飘逸豪放 温庭筠:精巧艳丽 杜甫:沉郁顿挫 李煜:凄婉柔丽 ★宋金
梅尧臣:朴素平淡 欧阳修:清新疏畅 王安石:遒劲峭拔 晏殊:闲雅婉丽 柳永:伤感缠绵 苏轼:豪放旷达 秦观:清丽典雅 黄庭坚:瘦硬新奇 范成大:清新妩媚 杨万里:浏亮晓畅 周邦彦:富丽精工 陆游:雄放流畅 李清照:凄婉清丽 姜夔:峭拔雅丽 辛弃疾:沉郁豪放 文天祥:沉郁悲壮 ★元明清
马致远:清隽流畅 关汉卿:泼辣清新 于谦:朴直浅近 顾炎武:苍劲沉郁 王士祯:含蓄清远 纳兰性德:抑郁婉约 龚自珍:清奇瑰丽
古诗鉴赏十大规律(节选)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
-可编辑修改-
。
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语言技巧的答题术语 分类 鉴赏用语 遣词①善用叠词或拟声词,既有形象美,又富音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技巧 ②十分注重炼字(或推敲字词),有力地表现了…… ①句子长短相间,整散交错,既有整齐匀称之美,又有流动变化之美,使行造句文自然流畅,音韵和谐,极富艺术感染力。 技巧 ②善于运用X(X=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句,……地表现了(突出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 拟人亲切感人,感情鲜明;拟物新颖别致。生动形象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形象代抽象,委婉含蓄又生动形象 夸张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对比 揭示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修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辞对偶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技内容集中,气势酣畅;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巧排比 衬托 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 反复 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设问 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反问 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双关 表意丰富,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表现手法的答题术语 鉴赏术语 特点、作用 托物言志(象征) 借此言彼,生动形象;巧妙寄托,耐人寻味;委婉含蓄,引人联想 借古讽(喻)今 借古人古事针砭今人今事,委婉含蓄,发人深省 以……自比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 善于联想想象 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虚实相济,增添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可编辑修改-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可编辑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