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河南冬枣和葡萄上绿盲蝽种群的季节性发生规律
作者:金银利等
来源:《植物保护》2015年第02期
摘要:4月初到7月底,调查了绿盲蝽在冬枣和葡萄树上的越冬部位,监测了其在葡萄树上的种群动态及寄主转移规律。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在葡萄树和冬枣树的剪口、葡萄的冬芽以及冬枣树的翘皮等部位越冬,并发现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不整齐还可能和葡萄冬芽发育的不整齐有关。调查结果还揭示了越冬后绿盲蝽在葡萄树上发生的种群动态及其在寄主植物之间的转移规律。本文讨论了这些发现与控制绿盲蝽为害的关系,提出4月初越冬卵孵化高峰期施药以及种植诱集植物(如胡萝卜)诱杀绿盲蝽成虫从而实现绿盲蝽区域性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绿盲蝽; 越冬部位; 种群动态; 寄主转移 中图分类号: S 436 文献标识码: A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属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是一种刺吸式口器的杂食性害虫[1]。绿盲蝽寄主植物种类广泛,除为害棉花、苜蓿外,还严重为害与其临近的葡萄、枣、苹果、梨、桃等果树[13]。绿盲蝽以滞育卵在杂草和果树上越冬,春季一般在越冬寄主上先繁殖1~2代,然后再转移到棉田为害[1,4]。近年来,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绿盲蝽的越冬场所逐渐向冬枣和葡萄等北方果树转移,尤其是与棉田和苜蓿田临近的果树,为绿盲蝽提供了丰富的越冬场所和早春寄主植物[45]。绿盲蝽不仅为害果树的嫩芽、嫩叶、花和果实,还严重影响了果实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67]。因此,为了明确河南省绿盲蝽在果树上的越冬部位、种群动态以及寄主转移规律,2013年4月-7月我们进行了田间定点系统调查,旨在为指导果树绿盲蝽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冬枣树和葡萄树上绿盲蝽越冬卵调查
2013年4月初,在位于新乡市原阳县南部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冬枣园和葡萄园(北纬35°0′,东经113°42′)调查绿盲蝽越冬卵在冬枣树(Ziziphus jujuba ‘Dongzao’)和葡萄树(‘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 ‘Summer Black’)上的越冬部位。在田间主要使用手持放大镜仔细调查树皮、剪口和冬芽等部位,并将发现的有卵部位取下带回实验室内,使用基恩士数码显微镜(Keyence DigitalMicroscope VHX500F)镜检拍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