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1月) 1、宣传动员,成立团队,组织人力。 2、课题组成员培训。
3、收集准备资料,分派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5月) 1、根据学生特点,编制关于传统节日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问卷结果。针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结合学生特点,形成分析意见,提出与之适应的学习方案。
2、对课题方案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完善;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研究,制定操作策略,并付诸实施。
3、定期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调整研究方案,使之便于操作,最大限度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4、利用课堂实施、验证、总结,及时地进行阶段性研究材料的积累,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同时撰写研究的相关论文和案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6月-2018年7月)
1、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的编汇工作。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由组长负责,课题组成员参与讨论、调查、研究、整理资料、收集图片等相关工作并撰写相关研究成果论文。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传统节日的活动,对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
2、调查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对我校学生家长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现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渗透的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为后期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3、文献研究法。对有关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的材料加以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师进行文献学习,对传统节日以及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法人了解,以便更好的教授给学生传统文化的知识。
4、行动研究法。学生和教师在课堂和课下的学习实践中,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研究和学习。
5.个案研究法
⑴语文课堂要增强文化意识,丰富文化知识
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该增强传统节日文化意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传统节日文化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认同感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⑵开展读书交流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积累传统节日文化知识,促进传统节日文化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我国的传统文化,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报告会,学生把自己再阅读中积累下来的知识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报告时可以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将它展开,把这个传统节日的各个方面都阐述。
⑶开展传统节日文化专题讲座
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需要不断积累才能参透其中的精髓,而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就成为我们必须掌握的宝贵知识。开展传统节日文化专题讲座,以一个传统节日为主题,例如学生们印象不深刻的“清明节专题”、“重阳节专题”等,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寓语文学习于讲座当中,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他们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⑷举办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竞赛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去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知识,举办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竞赛是不错的选择,考察的知识包括传统节日日期、传说人物有哪些、传统节日食品、传统节日的起源、传统节日里的习俗、节日纪念的历史人物是谁等相关方面,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竞赛也可以作为一个小的分支,隶属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系列。举办这样的活动,依靠集体的智慧,不但能学到知识,还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⑸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综合性学习活动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
语文课重视传统节日文化,不能把宝贵的传统文化课程资源浪费,但是根据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操作。这样创设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活动就十分必要了,专题活动在课下完成,不与课堂教学相冲突,活动时间根据活动的规模而定,恰逢某个传统节日,例如端午节,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寒暑假就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规模较大的课外活动,而且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5、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注意经验的总结,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研究结束后,撰写总结报告。
六、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渗透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开展,可以写出以“小学中段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了解的调查报告等阶段性报告”和“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渗透的实践研究的总结性报告”为主的书面报告和相关论文。
七、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小学中段的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一定好奇,而课本的选文中也有“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相关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先辈们的智慧与创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民族自豪感。传统节日到来时,学校德育处也会有相应的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动,因此也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八、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文案大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