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首先,咱们先看看孩子们的写作源泉来自于哪里;我觉得是两点,一读书,二是是平日的生活积累,读书时应该放在第一位的。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很多家长的困扰就出在这里,孩子根本就不喜欢读书,对读书没有兴趣,却又找不到好的办法,下面咱们主要分析一下这点。
记得我看过一篇专家分析,有一点我记得很清楚,就是还们的注意力问题。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他的注意力集中最多在10---20分钟之间,这就是咱们家庭阅读的一个误区。我接触过一些家长,去朋友家里也看到过,书柜里一排排厚厚的名著摆在那,孩子根本看都不看一眼,其实不是孩子不想看,第一是兴趣问题,第二是孩子根本看不懂。我一直认为学习的时间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孩子们是否有兴趣学,是否真的去用心学了?同样,读书也是一个道理。如果孩子每天坚持看10分钟,哪怕认真的看看报纸,对孩子的写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我觉得小学生如果不是自己主动的,不要要求孩子去看一些内容比较厚重的长篇。尽量选择一些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短小精悍的文章,阅读长度最好限制在二十分钟之之内,但是这二十分钟一定要充分的利用起来,比如与孩子一起阅读,根据文章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人物性格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这这同时用笔把文章中的重要部分和好的词与句标注出来,以便下次看的时候可以一目了然,而且对一些经典的词与句印象深刻,写作的时候自然可以借鉴。通过一篇文章可以引导孩子去看第二篇,比如这篇文章中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朝代?这个朝代出现过那些历史著名人物?有什么重大事件的发生。。。。。。很多?这样可以慢慢一起孩子们的兴趣,有了兴趣孩子们自然会慢慢的主动阅读,但是千万不要急功近利,贵在坚持,如果每天可以引导孩子坚持10---20分钟的阅读,坚持过一段时间以后,慢慢的增加文章的长度与内容的厚度,只要孩子的兴趣被吸引,主动阅读是早晚的事,等孩子学会孩子主动的看书了,写作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好的习惯在于培养,需要时间过程,而很多家长的误区在于往往忽略过程,只注重结果,一时心血来潮去书店买一堆世界名著回来,直接告诉孩子:‘你要看书。’如果孩子反问:‘我为什么要看书?’我们该如何让回答?所以说,培养孩子的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耐心的理智面对。女儿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少强迫她去看什么名著,第一是没有时间,第二是孩子如果是在被强迫的情况下,看了也白看,那还不如不看,等有一天她自己喜欢的时候再去看,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咱们再谈谈第二点,如何在生活中引导孩子的写作兴趣;其实这点要说容易的话真的很容易,比如妈妈做的饭很香,闻到了香味,这时候可以让孩子用除了‘香’以外的词形容一下妈妈做的饭好吃,但是不要弄得很严肃,尽量把气氛轻松起来;再比如爸爸买了礼物,孩子很高兴,可以问问孩子,这个时候的心情除了‘高兴’两个字以外还可以怎么形容。以此类推,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知识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的去想、去做了。我最早写过的那篇【教会孩子读书】里面写了如何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学会给孩子提问,同样,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让孩子学会使用形容词语动词,比如摔了一跤,应该怎么去形容?爸爸发脾气应该怎么去形容?妈妈买菜的时候如何与小贩讨价还价、买鱼要买什么样的才算好?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与孩子的学习结合起来,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去寻找答案,然后用最好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把玩与学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不光是孩子,我们成年人喜欢一件事的前提是先去接触、然后是产生兴趣参与进来,
最后才是去理解,孩子们的学习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极大的耐心去培养,不要急功近利,好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同样不好的习惯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这些习惯的形成与我们教育方式与引导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我自己真正开始走向成熟是在三十岁以后,更何况孩子们。就算我们自己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地方和习惯需要改进,那我们凭什么去要求孩子们做到完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