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
孟子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4)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黑体字,将意思写在该字的下方。 二、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三、分析文中加阴影的句子的句式。
《寡人之于国也》第 1 页 共 7 页
重要知识点归纳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好( )战 弃甲曳( )兵 数罟( )( ) ....洿( )池 不可胜( )食 养生丧( )死 ...衣( )帛 鸡豚( )狗彘( ) 庠( )序 ....孝悌( ) 饿莩( )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 ”,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通“ ”,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 ”,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①填然鼓之( ) ②树之以桑( )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④然而不王者( ) ..⑤王无罪岁( ) ⑥谨庠序之教( ) ..⑦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 ) ..
四、圈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①河内凶 古义: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 ③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 五、解释下列黑体字的含义
1.王 (1)然而不王( )者 (2)梁惠王( )曰
2.食 (1)狗彘食( )人食( ) 3.数 (1)数( )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2)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 (3)数( )罟不入洿池 (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 (5)范增数( )目项王
《寡人之于国也》第 2 页 共 7 页
4.加 (1)邻国之民不加( )少
(2)欲加( )之罪,何患无辞 (3)而山不加( )增,何苦而不平
5.以 (1)请以( )战喻
(2)可以( )无饥矣 (3)以( )时入山林 (4)申之以( )孝悌之义
6.于 (1)移其民于( )河东
(2)无望民之多于( )邻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 )道路矣 (4)寡人之于( )国也
7.则 (1)则( )移其民于河东
(2)人死,则( )曰
8.之 (1)填然鼓之( )
(2)五亩之( )宅 (3)申之( )以孝悌之义
9.然 (1)河内凶亦然( )
(2)填然( )鼓之
(3)然( )而不王者
六、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①非我也,岁也 ( )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 )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未之有也 ( )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第 3 页 共 7 页
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1、孟子,名______,字子舆,_______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师从孔子之孙子思,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______”,后世尊其为“_________”。
2、《孟子》是记载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______的儒家经典著作,共7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孟子》一书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严谨。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3、孟子的思想:①仁政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行王道,制民产,省刑薄赋,申孝悌之义;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和“与民同乐”的思想;③反对不义的战争。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④哲学思想,提出“性善论” 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志之端也。” (二)课文内容
孟子仁政具体内容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
(三) 成语积累 ——“五十步笑百步”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寡人之于国也》第 4 页 共 7 页
王道之始
王道之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