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10:48: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c. 图形化表达

课堂小结:

1、字处理软件既是一种信息加工工具,也是一种信息表达工具。 2、文字是很好的信息表达方式,但有时可能会显得不够直观。

3、结构化和形象化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适当的选择。

4、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同时具有结构化和形象化两种特点。

课后实践:

今年的高三篮球比赛已经结束,参赛班级、比赛流程、结果等资料已经通过文件、宣传橱窗等进行了公布,请同学们通过本节课学习到的各种表达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制作更好的公布告示。

【教学反思】

44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的表格化,掌握利用excel、wps表格等工具软件处理数据。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excel、wps表格等软件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数据的排序、筛选、计算及分析汇总 难点:分类汇总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实践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认识excel

启动excel,介绍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 1、基本概念

单元格: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

工作表:工作表是一个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的表格,一行和一列的交叉部分称为单元格。一般而言,数据处理都是在单元格内进行的。电子表格常常处理成批的数据,它一般包含大量的单元格,最多为65536(256)=16777216个单元格。

工作簿:工作簿一般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并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磁盘上。所以,工作簿是面向用户操作的一个概念,而文件则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概念。

2、常用基本操作

a. 单击单元格,进行数据输入或替换;双击单元格进行数据修改。 b. 点击列字母选中一列,拖动可选择多列;点击行前数字可选中一行,拖动可选择多行。

3、基本常识 a. 表格单元格地址

b. 数据的计算:求和公式sum(summber1:summber2)、平均数公式

45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average(summber1:summber2)、最大值max(summber1:summber2)、最小值min(summber1:summber2)

c. 数据的筛选:学生对表格中的某一特定数据所蕴含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简单通俗来说就是从表格中选中符合某个特定条件的数据来)

d. 数据的排序:对表格进行一般排序或进行自定义排序。

e. 数据的分类汇总:有了排序的结果,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也就是说先进行排序,然后再汇总)。

f. 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一种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汇总和建立交叉列表的交互式表格。她可以转换行和列以查看源数据的不同汇总结果,可以根据需要显示指定区域内的数据,还具备查询应用的功能等。

教学活动二:表格数据的处理 1、数据的排序

讲解:Excel是最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相似的还有国产的WPS表格。利用它的排序功能可以按任意字段对数据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出示成绩表,提出任务:

1) 利用公式计算出每学科的最高分、最低分。 2) 利用公式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平均分。 3) 按总分从高分至低分进排序。 学生进行排序操作,师巡视指导。 2、数据的筛选

根据一定规则“筛选”大批数据,有助于我们发现某一特定数据所蕴涵的信息。

教师演示后,学生独立操作。 3、数据的计算 出示P74数据表 教师演示

a. 利用公式计算。在显示结果的单元格中输入英文状态的“=”号,然后单击数据单元格选中参与计算的数据,输入运行符确定计算方式,最后敲回车键进行计算。

b. 利用函数计算。利用求和函数smu()求和;平均数函数average()求平均数,最大值函数max()求最大值、最小值函数min()求最小值。

46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c. 自动计算。选定相关单元格,右击状态栏弹出快捷菜单,进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求和等操作。

4、数据的分析汇总 教师演示

①按类别排序后,执行“数据/分类汇总”命令。 ②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汇总项,单击“确定”命令。 ③点击汇总表左边的“+”按钮,可显示或隐藏明细数据 学生操作,并尝试变更数据后再查看结果

课后实践:

小组合作,完成P76实践任务

【教学反思】

47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图表的作用与适用范围,掌握图表制作方法,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类型的图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重点难点】

重点: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难点:图形的适用范围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演示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前面我们在学习过文本信息的加工时,知道了将文本信息结构化或形象化后的优势。同样,表格数据也可以通过图形化来表示,这样能更直观、形象地体现出表格内的要素关系。

教学活动一:柱形图 1、柱形图特点

柱形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体现不同项目数据之间的比较。

从上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摄入的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 2、柱形图的绘制

教师演示绘制柱形图:选择需要统计的数据,点击“插入”标签,选择“柱形图”。

48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2o1p4n0bg2b61z97l7x8uhsm07tfq016vn_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