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希腊和罗马两大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两座丰碑。近代西方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史学、法学、体育均发端于此。它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增强学生欣赏美的能力,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历史知识储备丰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对西方古典文化的认识还比较欠缺,因此在本课讲授的过程中,要采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欣赏美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希腊和罗马文学、雕塑、建筑艺术、哲学和法学成就,以及公历的缘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对西方古典文化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材料、制作学习卡片等方法,交流、分享有关文化遗迹、历史人物和文化现象等方面的知识。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尊重和欣赏西方古典文化成就,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培养关注人类社会、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
希腊罗马的文学、雕塑、建筑艺术、哲学、法学和公历等基本史实 六、教学难点
希腊哲学和罗马法学 七、教学方法
讲述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八、学法指导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做笔记方法的指导 九、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国庆期间大家都去哪里旅游了呢?
学生:去五台山!去九寨沟!去洛阳!去华山……
教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欧洲欣赏一下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学习目标】
记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的基础知识点 掌握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欣赏西方古典文化的成就,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新课探究】
去欧洲旅行之前呢,我们得先做攻略,初步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一、自学质疑
1、文学:代表、特点。 2、雕塑:代表及地位。
3、建筑艺术:希腊、罗马的建筑及其特点
4、哲学: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 5、法学:十二铜表法 6、公历:演变历程
要求:独立预习、拿双色笔勾划。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攻略做好了,我请大家给我当导游。(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组,进行合作探究。做好展示准备工作。) 二、合作探究(一)
要求:以文学组、雕塑组、建筑组、哲学组、法学组、公历组六个组为单位制作导游解说词卡片。 小组展示: 文学组:
希腊神话的特点是“神人同行同性”
《荷马史诗》由盲诗人荷马所作,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雕塑组: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和《掷铁饼者》 建筑组:
希腊:雅典的帕特农神庙。特点是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罗马:罗马打竞技场、凯旋门、万神庙、方尖碑。特点是庄严厚重。 哲学组:
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
苏格拉底将对自然界的思考转向对人类社会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制,创立逻辑学。 法学组:
《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公历组:
古埃及太阳历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现行公历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凯撒名人制定儒略历,开闰年之先河。 教师点拨:
1、古罗马文明继承了古希腊文明,并有所创新。在建筑方面是穹顶和石拱门。 2、苏格拉底研究的对象是人和人类社会。名言是“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 老子:“无为而治” 孔子:仁者爱人
墨子: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韩非: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公民法、《罗马民法大全》对后世法律的制定产生深远影响。
4、公历的发展经历了古埃及太阳历、儒略历、格列高利历。 合作探究(二)
播放纪录片《走进希腊》中的有关内容。经过这次旅行,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展示:
“我认识了和中华文明不一样的文明” “地理环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文明” “世界文明多种多样”
“我们应该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 教师总结:
世界文明多种多样,我们要学会去欣赏不同的文明,不同的美。但是不管是那种文明都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去探究真善美!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去欧洲旅行,了解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了解了不同于中华文明的世界文明,认识了文明的多样性。提高了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六课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文学:《荷马史诗》 雕塑:宙斯像、掷铁饼者
建筑:希腊: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 哲学: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法学:《十二铜表法》
历法:古埃及太阳历、儒略历、公历
【当堂检测】
1.某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幸福等问题。这位哲学家是( B )
A.德谟克利特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德国著名学者耶林在谈到罗马时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三次是以法律。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D )
A.罗马人利用法律扩大了帝国的版图 B.罗马人将法律传播到世界各地
C.罗马人的法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D.罗马法律维系了罗马帝国的持久和统治
十、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相对简单,但是涉及面比较广泛。放手发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组织一次旅行活动,使学生在欢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提升了鉴赏美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