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归总 南京审计学院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7 2:55: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小庄传的实验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本学期《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中,下列用户具有修改账套的权限是_________。 A. admin B. 001 C. 002 D. 003

2.对于未记账的凭证,如发现其中有错误,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也可以将其作废。而对于已记账的凭证,如发现其中有错误,我们则可以对其进行_____________操作

A.修改 B.作废 C.删除 D.冲销

3.如果我们在总帐系统中,使用001号操作员对某张凭证进行了审核,那么若我们又要取消对该张凭证的审核,应使用________进行此项操作。

A. admin B. 001 C. 002 D. 003 4.用友ERP软件最大限度可以对__________个帐套进行管理。

A. 100 B. 300 C. 600 D. 999

5.如果我们要模拟2003年1月31日的操作,但今天并不是2003年1月31日,我们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方式来实现这种模拟操作。

A.将总帐系统的启用时间设置成2003年1月31日 B.将计算机系统时间设置成2003年1月31日

C.在登陆对话框的时间栏中设置登陆时间为2003年1月31日 D.无法模拟该日的操作

答案:1.B 2.D 3.B 4.D 5.B 1、( )在填制凭证和审核凭证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制单人和审核人可以是同一人。 2、( )对于大部分填制好的凭证,不经过审核也可以进行记账。 3、( )我们可以通过打开“企业门户”界面的方式进入如:“总账,UFO报表,工资,固定资产,应收款和应付款等子系统。

4、( )如果2003年1月末存在1张未记帐的凭证,一般不会影响总帐系统在该月末的正常结帐。 5、( )对于“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存货档案等基本数据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进入”企业门户——基础信息——基础档案”进行管理和操作。

答案:1. 错 2.错 3.对 4.错 5.对

沈老师画的重点验操作题 10分

1、帐套中权限最大的是帐套主管。

2、P27-28编码方案的设置将会直接影响基础信息设置中其相应的内容的编码级次及每次编码的位长。 3、P40-41会计科目增加时要注意辅助核算设置。应付:供应商往来。应收:客户往来

4、P56注意:一个项目大类可以指定多个科目,一个科目只能指定一个项目大类; 标志结算后的项目将不能再使用;

5、P61注意:必须在系统管理中定义角色或用户,并且分配完功能及权限后才能进行数据权限分配 6、P75设置了辅助核算的科目底色显示为黄色,其累计发生额可直接输入,但期初余额的录入要到相应的辅助账中进行。

7、P80销售发票期初余额应该录入应收账款期初余额。采购发票的期初余额应该录入应付款期初余额。 8、已经审核的票据出现错误后,应该先弃审 9、请购单无法生成的原因:日期错误;单价

10、P143出现项目不合法的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产品项目大类设置错误。 11、P154注意:应在销售发票复核前进行现结处理;

销售发票复核后才能在应收款管理系统中进行“现结”制单 12、P260只有当期模块全部完成后才能进行总账结账。

通过“总账”—“查询”或“修改”进行查找已记账的凭证

1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选择题/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

(2)管理信息系统以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它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运用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的结合,在各种组织的管理与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信息的含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有用,对接受者的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数据—加工—信息,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2、信息的特性:【选择题】

(1)真伪性:eg.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 (2)层次性

(3)时效性:时间间隔越短,使用信息越及时,使用程度越高,时效性越强。 (4)共享性(共享/保密)

(5)可加工性:人们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信息从一种形式变换为另一种形式,并保持一定的信息量

(6)可存储性

(7)可传输性: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过程必须具备信源(信息的发出方)、信宿(信息的接收方)、 信道(媒介)、信息4个基本要素 (8)价值性 (9)动态性

3、信息的分类 (P3 图1-1信息分类) 4、信息的生命周期:(六环节)收集——传输——处理——存储——维护——使用 (四阶段)需求——获得——服务——退出 ★信息加工处理的两种方式:【选择题/判断】

①批处理:指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将数据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的加工处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会计核算中进行报表编制或凭证汇总。(eg.U8软件)

②实时处理:指在对于需要处理的数据,只要产生,就会按照预先设定的加工程序立即被加工处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在电子商务业务处理中,订单被实时接受并立即进入供货程序。例如网购订单处理。 ③一般而言,实时处理的信息的新度明显优于批处理。(信息与其反映的现实之间的时间差) ★广义的信息维护是指信息系统建成后全部的数据管理工作 5、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功能。

6、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组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简单地集合在一起,而是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每个部分都要服从整体,追求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

★实现系统整体性有效途径:系统集成(指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的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

★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体现为环境的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于社会环境之中的,它与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既能做到系统自身不断地升级和优化,也能为其他系统提供接口,从而与更多的系统互联。(适应性是双向的) 7、系统的结构——5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反馈、控制、输出 8、信息系统的类型:

(1)作业信息系统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①事务处理系统:处理组织的业务,其目标是迅速、及时、准确地处理大量信息,提高业务数据

处理工作的效率。如:凭证处理、工资计算、产量统计、库存记录等。

②过程控制系统:控制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如数字化控制系统、生产监控检测系统等。 ③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它利用计算机支持办公业务活动,实现办公自动化。

2

(2)管理信息系统(MIS)

(3)其他类型:专家系统、知识管理系统、战略信息系统等

9、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办公设备,为实现组织整体目标,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输出,给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并由其执行管理过程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三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表格)(老师后补充的考点) EIS(经理信息系统) MIS(管理信息系统) DSS(决策支持系统) 面向组织高层领导,支持管理工分析、计划和辅助决策 专门辅助决策 作,为他们提高效率和改善有效性的信息系统。 通过先进的图形技术和通信技机构化的决策问题 半机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术,还需要使用外部环境的数据。 开发EIS难度大,费用高。 都需要输入大量信息来支持决策 特点:人机界面友善且富有个性支持解决多个决策问题 针对一个特定的半结构化或非结化;提供的信息是关系到组织生构化的问题展开 存与发展的关键信息;决策功能面对非结构化的问题;具有丰富的办公功能。 只使用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或各种知识模型相结合 10、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是一个人机系统,系统设计者应充分发挥人和机器的特长,组成一个和谐、有效的系统。 (2)集成化(一体化、网络化)的系统,具有集中统一规划的数据库及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3)用数学模型分析数据、辅助决策,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必须根据管理的需要,及时提供所需的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决策。

(4)有一个中心数据库及网络系统,这是MIS的重要标志 (5)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相结合的系统

11、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1)信息处理: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输出和管理等。MIS最基本的功能。

(2)预测功能:运用数学方法、管理方法和预测模型,利用历史的数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预测的工作。预测是管理计划和管理决策的前提。

(3)计划功能:对各种具体工作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4)控制功能:通过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用各种方法加以控制。

(5)辅助决策功能:运用数学模型,为合理的配置企业的各项资源,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决策。 12、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概念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2)层次结构: ?作业级信息系统:低层管理人员使用,支持日常业务的处理工作 ?战术级信息系统:中层管理人员使用 ?战略级信息系统:辅助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去企业长期策略的信息 (3)功能结构 (4)硬件结构:单一主机结构和分布式结构(其中分布式系统分为:客户机/服务器方式C/S 浏览器

3

/服务器结构 B/S)

第二章 组织、管理与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

(1)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组织决定了信息系统——开发目的、任务、为谁提供服务、为何建立 (2)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企业的生产函数、网络化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减少了中层管理人员的数量,降低了代理成本。 2、信息系统在管理中的作用:(老师后补充的考点) (1)及时、准确地处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者要能有效地收集、正确地处理和及时地利用所需要的信息,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

(2)支持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管理的任务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好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如何管理好这些资源?需要通过反映这些资源的信息来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了先进管理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 (3)促进管理效益的提高

(4)促进管理变革和管理创新 3、信息系统与竞争战略

(1)竞争力模型:竞争力模型是用来描述企业的外部影响力,特指不利因素与好的机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最终对组织的战略力所起的最终作用。 (2)5种竞争力模型:

① 同行业内的竞争: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其目标都要使自己获得行业内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这必然会造成现有企业间的冲突与对抗现象,进而引起企业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常常表现为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② 新进入行业者的威胁: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都希望在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甚至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

③ 可能会抢占市场的替代品的威胁: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他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一般地,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生产的竞争压力就越强

④ 客户的议价能力:客户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赢利能力

⑤ 供应商议价能力:供应商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赢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 (3)5种竞争战略 ① 成本领先战略:企业成为行业中和服务的低成本生产商。同样,一个企业可以想办法帮助其供应商和客户降低他们的成本或者提高他们竞争对手的成本

② 差异化战略:企业设法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不同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或者减少竞争者的差异化优势

③ 准确市场定位战略:企业开发不同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或进入独特的市场和机会市场,在小范围的目标市场中提供专门的产品或服务以胜过竞争者

4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归总 南京审计学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2zuk4p7jz3jk4h7sno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