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法律解释的漏洞补充功能
作者:王宜珂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7期
摘 要:承认法律存在漏洞在法学界已经形成共识,由于法律漏洞的存在。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会造成某一事实无法在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找到可以适用的依据,然而法官又不能以此而拒绝裁判。因此,要对法律的漏洞进行补充,在法律漏洞的补充当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法律解释。本文通过对法律解释和漏洞补充的分析进一步阐释法律解释的漏洞补充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关键词:法律解释;漏洞补充;目的解释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7-0038-01
一、法律解释含义及其体系
法律解释是法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仍不十分的明确。不同语境中,法律解释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因此,要首先明确本文所讨论的法律解释,是在律方法的视角下的法律解释即有权解释,是指有权机关基于法律的授权在法律出现意义不明、以及漏洞的情况下对法律进行的解释。
我国法律解释的体系秉承了大陆法系的传统,将法律解释依做出解释的机关不同,分为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适用法律中对有关法律的含义所做的理解和阐释。司法解释可以区分为法院规范解释和法官裁量解释。规范性解释是指司法机关做出的对下级司法机关的审判活动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解释。具体到我国,即是指依据法律授权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就适用法律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出的抽象性、规范性解释。在我国现行对司法解释的法律规定中,由法律明确授权的司法解释只有上述法院规范解释一种。但在司法实践中还同时存在另一种法律未明确授权的司法解释,即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对法律所作的只针对具体案件的法律解释,这里称之为法官裁量解释。本文研究的法律解释即定位在法官裁量解释上。 二、法律解释的漏洞补充功能
承认法律存在漏洞在法学界已经形成共识。随着法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建立一部包罗万象的法典的希望早已熄灭,面向现实,肯定法律漏洞的存在,并积极的采取补救措施。法律漏洞即是指应属于法律规制范围内的事项没有被现有的法律囊括,导致这一事项在法律上无法找到适用的依据。对法律漏洞进行补充背后的法理基础是“法官不能拒绝裁判”,因此,对于属于法内空间内的社会事实,法官必须找到其可以适用的法律依据。漏洞补充的方法主要有类推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