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作文教学实录《我的名字我做主》(武凤霞)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 14:09: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会随着我的身影转动,这样,就看到了同学的表现。这时候的表现可是有价值的——那是写作的素材!有素材了,就有话可说了,就有东西可写了。

(交流结束后,教师在学生中巡视指导,并把写有同学们名字的卡片收在一起,打乱顺序,备用。)

师:时间到!谁写完了,请举手。请这位男同学来读一读你的作文,我们一起来欣赏。所谓欣赏,就是既要看到写得好的地方,又要发现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 生:(朗读作文)上课了,武凤霞老师神秘地一笑,身子微微向前一倾,问了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问题:“你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呢?”同学们一下子愣住了,片刻,便开始窃窃私语。 师:停,就到这儿。你们认为他这一部分写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他写得挺好的。他把武老师的动作和表情写出来了,像“神秘的笑了一下”,还有“身子一倾”,让我们读着文章就仿佛看到了武老师的样子。 师:(点头)的确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窃窃私语”这个词用得很好,当时同学们就是在小声议论,它很好地概括了当时的情况。 生:“片刻”这个词用的也很好。说明这个问题让大家愣了一下,大脑迟钝了一会儿。 师:对,而且迟钝的时间非常非常的—— 生齐:短暂。

生:(继续读)武老师来回的游走在课桌间…… 师:停!这句话中有一个词我十分十分欣赏—— 生齐:游走

师:大家的意见十分统一。知道“游走”是什么意思么? 生:就是来回走,徘徊。

师:你为什么没用徘徊而用游走? 生:不太喜欢徘徊这个词。 师:仅仅是不喜欢么?

生:这两个词还是有区别的。“徘徊”一般指在思考着的时候走过来走过去的样子,但老师不是在思考问题。所以我觉得用游走比较恰当。

师:我很欣赏你对徘徊的理解,但是你没说出来“游走”这个词为什么恰当? 生;游走是这样走过来走过去,但并不是在同一个地方……(生说不下去了) 师:游,谁会游? 生:鱼儿

师:游的时候的感觉是什么呀? 生:轻飘飘

师:又轻又快,给人的感觉非常的轻盈,非常的舒服,是不是这样啊? 生:是

师:武老师脚步轻盈地在大家中间走来走去,仿佛鱼儿在水中游。所以叫—— 生:游走

师:这个词是你造的,我还没听说过呢,不过我挺喜欢。接着读吧。

生:(继续读)武老师来回的游走在课桌间,大家陷入了沉思中,我悄悄往周围一看,只见同学们有的用手撑住了脑袋苦思冥想,有的拿着笔敲着脑袋,还有的一动不动地呆在那儿…… 师:停!(问其他同学)怎么样?

生:它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 师:什么修辞手法?

生:排比。每个排比句里面都有一个或两个恰当的成语,所以说他把同学们思考的情景描写

得很具体,让大家看到文字像看到了人一样。

师:这几句话的后面还有个省略号,我认为这个省略号用得非常好!你们认为呢? 生(齐):很好

师:你为什么用省略号?

生:说明同学们的姿态还有很多。

师:是的。这五花八门的姿态,无法一一描述,所以就用了省略号。请继续—— 生:(继续读)同学们一个个站起来向大家公布自己的新名字。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名字是张哲元,意思是希望自己学识渊博,并腰缠万贯,当听到这个名字时,我不禁苦笑,这家伙也太贪财了吧!(笑) 师:他最后这句话写得太好了!你们觉得呢? 生(齐):很好!

师:我采访采访张哲元,你觉得呢? 张:还行吧。

师:怎么还行啊?

张:不知道。

师:不知道,就是觉得还行。你来说。

生:苦笑用得很好!感觉好笑又感觉很怪,所以就只好用苦笑来形容了。

师:是呀!怪怪的,这家伙怎么想起来这事儿了?不禁苦笑,这家伙太贪财了吧!“这家伙”一般对什么样的人用呢?

生:不喜欢的人,这是个贬义词。 师:用在这里你感觉到是贬义的么?

生:不是。感到很亲切。

师:觉得张哲元这小家伙非常的—— 生:好玩,可爱。

师:就是这种感觉,真喜欢你!掌声送他回座位。(生鼓掌)

师:我知道,每个同学都把刚才发生的事情真实地记录了下来。时间关系,不再请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刚才有同学悄悄告诉我说,他很想知道全班每一个同学的新名字。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兴奋地)想!

师:下面我们接着搞一个小小的游戏,这次游戏不是“报名”,是“点名”!(举起手中的卡片)你们的名字都在这里,我点谁的名字,谁要立即站起来回答“xx到”。如果有同学忘记自己的名字了,我们就用掌声把他送到讲台上,让他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我们一起喊他一遍,记住他的名字,行不行呀? 生:行!

师:准备点名!我看看第一个被请起来的是谁。准备了啊!(小声地)我要点名了!(停顿,在教室走动,神秘的)我要点名了!(学生看教师走动)点名了啊!(生笑)什么感觉呀? 生:紧张。

师: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呢,我走到哪里,同学们的眼神都跟着我过来了。怕什么呢? 生:怕点到自己。

师;好了,准备——开始点名!(速度很快地)旧换新。(生笑) 生:旧换新到(声音小)

师:你反应很快,就是声音不响亮,我重新点!旧换新! 生;到!

师:要说旧换新到,再来一遍。

生:旧换新到!

师:周小杰!(没人答应)周小杰!(周小杰才反应过来,在大家的笑声中站起来走上讲台。)你发现了没有,我喊周小杰的时候,他有什么表现? 生:东张西望

师:他在找谁呢?他以为他不是周小杰呢。(生笑)喊他一声。 生:周小杰 师:(点名继续进行)张子龙! 生:张子龙到! 师:张芦其。 生:张芦其到! 师:柯南。 生:柯南道! 师:喂! 生:喂到!(生大笑)

师:好!他就起了一个字,允许的。准备——黄少晴! 生:黄少晴到

师:张廷!(没人应)张廷! 生:(半天才反应过来)张廷到!(生鼓掌) 师:看他什么表情?描写描写他。 生:他低下了头。

生:把头低得好像要藏起来似的。

师:同时他的手还没闲着呢。一边低头一边捂嘴。好,继续开始!尹雨桐! 生:尹雨桐到! 师:陈晨,陈晨! 生:陈晨到! 师:粟裕为! 生:粟裕为到!

师:我想采访采访你,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生:因为是我原本的名字。 师:你原本就叫粟裕为? 生:嗯

师:你没起新名字?

生:嗯

师:你没改名字一定有理由,说说你的理由。

生:粟裕是开国元勋,我希望自己能像粟裕一样大有作为。 师:这么好的名字允许你不改!希望你的愿望早日实现! 师:好,准备——诗尹汝

生:诗尹汝到!

师:姑娘呀!你的名字太拗口了,让我读了好半天,请坐。李柏林!(没反应)李柏林! 生:李柏林到!(鼓掌)

师:你在干什么?为什么没反应过来?

生:我正为我同桌的新名字感到奇怪,没想到很快就叫到了自己。 师:脑子跑了,正在笑别人,结果自己被笑上来了,去吧!(李上讲台写名字,回座位) 师:同学们发现了么?他怎么回去的?

生:一边跳一边走。

师:是呀!你怎么那么高兴呀!。准备——麦克格雷蒂二世! 生:麦克格雷蒂二世到!(生笑) 师:马到成功! 生:马到成功到

师:张中原 生:(慌慌张张站起来)张……中原到到到!(生大笑) 师:你们笑什么呢?

生:他因为紧张都口吃了。 生:他太紧张,说了三声到。

师:我发现你真的成了我们的明星了。一开始名字起的好,现在一连串的“到到到”,惹得大家哈哈笑。

师:九舞龙天(没人应)九舞龙天!(还是没人应)不,是龙舞龙天,不对,是龙舞九天! 生:龙舞九天到!(生笑) 师:这个时候,该观察谁呀? 生:老师

师:观察我什么呀? 生:老师先是念了一个名字,没有人站起来,老师显得很得意的样子,紧接着抓紧点第二遍,结果发现自己错了,赶紧改正,结果又错了,我感到老师有点尴尬,于是念了第三遍,终于对了。

师:观察得仔细,推测的正确!告诉大家,一开始我读了个九舞龙天,看到没人答应,心中很兴奋,心想又逮着一个。于是抓紧喊第二遍,九舞龙天,还是没人到。我一看发现错了,赶紧再喊一遍,还是错了,这时候,真地像他推测的一样,我感到好尴尬。

……

师:同学们,就刚才这个“点名”的游戏,如果让你写下来,你觉得该怎么写?请提提建议。 生:应该抓住同学们的神态、动作来写。

生:先写写大家的表现,然后抓住几个重要的详细写,最好写你印象最深刻的人。 师:提议很好!就请大家先想想同学们活动中的表现,再想想谁给你的印象深刻,他当时什么表现。(学生静静思考)

接着刚才的往下写,注意跟上文的衔接。准备——开始!

教师与听课教师交流自己的设计理念: 老师们,今天我和同学们其实是在写一个活动作文,让学生把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过程用文字的形式记下来。这种写场面或者说写活动的作文是小学阶段经常练习的。这节课和我们平时的作文指导课的区别在于:平时我们总是搞完活动再写作,这一次是边搞活动边写作。把活动和写作分开的最大的弊端是学生展现在文章中的时间是“过去时”,而在活动中写作学生纪录的是“现在时”。*回忆建立的场面永远不如正在发生的来得新鲜。尤其是同学的表现,自己的感受,个人的心情等等,更是离开了当时的环境就会雨打风吹散。在活动中写作,还有一个好处是他们写的是一个个片断,几个片断下来一篇文章就写好了。这使孩子们感到作文不难而且还很有趣味。

需要特别声明一点的是,在本节作文课中让孩子们写出一篇文章只是我的教学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所以,我总是告诉学生:听听他是怎么说的,看看他是怎么走上了讲台,注意看他的表情多有趣等等。尤其在同学们报新名字和点名时,几次叫停:一是怎么站起来的,二是怎么走上讲台;三是在写完名字以后动作神态怎样。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对正在发展的事情叫停,也就是电影中的“镜头定格”,为的是告诉学生此处要注意观察。

作文教学实录《我的名字我做主》(武凤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33ap71eby072ie1ycb8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